【廣告】
銅缸仿古銅大缸
許多去過北京故宮的同志都知道,故宮里的一些大殿前、庭院中都擺放著一個個大金屬仿古銅大缸。這些大缸腹寬口收、容量極大,而且裝飾精美,兩耳處還加掛著獸面銅環(huán)。那么,這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
原來仿古銅大缸是當時故宮里的一種防火設施。很早以前,人們就想出了在門前放置大缸以及時救火的辦法,只要時常將水注滿,發(fā)生火情時就可以隨時就近取水滅火。那時,人們稱大缸為'門海'。從字面上不難理解。'門海'即是門前之大海。他們認為,門前有了大海就不會再發(fā)生火災了,因此,仿古銅大缸又被稱做'吉祥缸'、'太平缸'。
河北唐縣博雅雕塑有限公司,拒絕平庸、精益求精、精雕細琢。
故宮銅大缸是明清時期鑄造的,由當時清廷內(nèi)務府營造司管理,按照規(guī)定擺放在庭院的宮殿前和后宮的東西長街上,仿古銅大缸是皇宮中備作消防用以盛水的器皿。仿古銅大缸這些銅缸大都是鐵式青銅制成,也有的鎏金銅剛。大銅缸口徑1.60米,每口約重3392公斤,小銅缸口徑1.28米,每口約重2166公斤。由于銅大缸制作工藝精美,外表富麗堂皇,這些銅缸不僅用來防火,也想宮殿前擺放的銅仙鶴、銅麒麟、銅像一樣,成為皇宮中不可或缺的陳設品。
缸是用來盛水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按照這個邏輯,諾大的紫禁城,隨處可見的大缸應該也是用來盛水的。但是,紫禁城里為什么還需要盛水的缸呢?仿古銅大缸那么,這些缸是否真的是用來盛水的呢?還是另有其他用途。
紫禁城內(nèi)的宮殿周圍,陳列著無數(shù)引人注目的“吉祥缸”(也稱“太平缸”)?!凹楦住庇秀~缸和鐵缸兩種,按照材質(zhì)可以分為“鍍金?!便~缸、青銅缸和鐵缸三類。仿古銅大缸史料記載,清代中期,宮內(nèi)共有大小“吉祥缸”308口,而今卻僅存有108口了?;蕦m內(nèi)各處陳設“吉祥缸”的數(shù)量以及缸的大小是隨著環(huán)境而定的。如太和殿、保和殿及乾清門周圍陳設的均是“鍍金?!便~缸,而內(nèi)廷東、西六宮庭院及長街上所陳設的就是比較小的青銅缸或者鐵缸了。它們即是美化紫禁城內(nèi)的裝飾品,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消防器材。
對于銅大缸,真的裝滿水是非常好的嗎?從實用性角度來說就是不好的,我們都知道銅非常容易被氧化,銅接觸到超市的空氣很快會變成綠色的氧化銅,氧化銅跟誰接觸就會被溶解腐蝕,然后銅大缸里面的水也變成了綠色,即使你發(fā)現(xiàn)的時候把水過濾一遍,過一段時間還是會長出來的,所以在銅大缸里面注入水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考慮,裝水、養(yǎng)花、養(yǎng)草還是原則其他的大缸進行,銅大缸就應該隨時保持干燥,這樣保存的時間才會更長一些,留存價值才會更高一些,如果有條件,可以選擇在銅大缸的表面涂一層保護漆來保護銅大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