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鍍鉻電解液的濃度分為高、中、低三類,其特性與用途
鍍鉻電解液的濃度通常分為高、中、低三類,其特性與用途如下:低濃度電解液:鉻酐含量約在150克/升以下,它允許采用高的電流密度(60~70A/d㎡)電流(16~18%),分散能力比其他鍍鉻電解液高,鉻層硬度高,獲得光亮鍍層的溫度和電流密度范圍狹窄,電解液的帶出損失少。適用于外形簡單的零件鍍硬鉻。
高濃度電解液:鉻酐含量約350克/升,允許采用較低的電流密度(15~25A/d㎡),電流效率低(10~12%),分散能力低,深鍍能力好,工作范圍寬,電解液穩(wěn)定,鍍層較軟,裂紋網(wǎng)不顯著。因鍍液濃度高,帶出損失較大。這類電解液適合于各種形狀零件的裝飾性鍍鉻。
為什么雙層鍍鎳能提高鎳層的防護性能?
答:雙層鎳是先沉積一層無硫的(或含硫量較少的)柱狀組織的半光亮鎳(或普通暗鎳),然后再鍍上一層含硫較高的層狀組織的全光亮鎳層。層鎳的厚度通常占總厚度的2/3左右。鍍層的機械性能主要由韌性較好的半光亮鎳(或普通暗鎳)層決定。兩個鎳層之間,由于含硫量不同,它們的電極電位亦不同。一般說來,層半光亮鎳層的電位比全光亮鎳層更正。若半光亮鎳完全不含硫,那末,光亮鎳與半光亮鎳之間就有一個比較大的電位差(約155MV)。
磷化前除油的目的在于清除掉工件表面的油脂、油污
磷化前除油的目的在于清除掉工件表面的油脂、油污。的磷化膜只有在去油污除的工件表面才能形成,因為油污殘留在工件表面,不僅會嚴重阻礙磷化膜的生長,而且會影響涂膜的附著力、干燥性能、耐腐蝕性能等。磷化前除銹的目的在于磷化膜不能在銹層或氧化皮上生長。在加工過程中,其表面的氧化皮和鐵銹必須進行化學清洗處理,使金屬制品露出基體,更有效地提高磷化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