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真空泵的結構
真空泵的泵體的布置結構決定了泵的總體結構。立式結構的進、排氣口水平設置,裝配和連接管路都比較方便。在高速運轉時穩(wěn)定性差,故這種型式多用于小泵。臥式泵的進氣口在上,排氣口在下。有時為了真空系統(tǒng)管道安裝連接方便,可將排氣口從水平方向接出,即進、排氣方向是相互垂直的。此時,排氣口可以從左或右兩個方向開口,除接排氣管道一端外,另一端堵死或接旁通閥。高速運轉時穩(wěn)定性好。一般大、中型泵多采用此種結構。泵的兩個轉子軸與水平面垂直安裝。這種結構裝配間隙容易控制,轉子裝配方便,泵占地面積小。但泵較高且齒輪拆裝不便,潤滑機構也相對復雜。
真空系統(tǒng)在復合材料行業(yè)的應用
樹脂真空導入工藝制成的復合材料成型產品具有表面質量高、氣孔等缺陷少、強度高等諸多優(yōu)點,在模具成型工業(y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樹脂真空導入工藝的基本原理:在模具上鋪增強 材料,然后鋪真空袋,并抽出體系中的空氣,在模具型腔中形成一個負壓,利用真空產生的壓力把不飽和的樹脂通過預鋪的管路壓入纖維積層中,讓樹脂浸潤增強材料充滿整個模具,制品固化后,揭去真空袋材料,從模具上得到所需的制品。
為什么要使用真空導入工藝:真空導入工藝的主要作用是避免成型的產品產生氣孔、疏松等缺陷。產生這些缺陷主要是由于模具中或者纖維層中夾雜的空氣,或者成型過程中產生的蒸汽。
水蒸汽:由于空氣有一定的濕度,模具的表面,纖維等多孔材料的空隙內都會吸附一些水分。這些吸附的水分無法看到,并且在常溫常壓下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但是在抽真空時,水在常溫下就可以沸騰。
我們都知道,水的沸點會隨著氣壓降低而降低,比如在高海拔的地方,水在80度就會沸騰。如果持續(xù)降低壓力,那么到某一個壓力值,水在常溫下20度左右就會沸騰。
為什么要使用真空導入工藝
真空導入工藝的主要作用是避免成型的產品產生氣孔、疏松等缺陷。產生這些缺陷主要是由于模具中或者纖維層中夾雜的空氣,或者成型過程中產生的蒸汽。
蒸汽是指在常溫常壓下是氣體或固體,在真空下或高溫下?lián)]發(fā)出來的氣體。在復合材料成型工藝中,蒸汽是“看不見的敵人”。這些蒸汽會增加抽氣時間,產生類似泄漏的現(xiàn)象;會在制成產品中產生氣孔,或者嚴重的強度缺陷。水蒸汽是常見的蒸汽,其它常見的蒸汽還有從樹脂或樹脂導入系統(tǒng)中揮發(fā)出來的氣體,如過氧化丁酮(MEKP)等。
真空泵使用說明
1、冷卻水的進水溫度以不超過30℃為宜,進出水溫差以不超過3℃為宜。
2、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5℃時,應將泵油放出加熱到15-30℃后加入泵內啟動工作。
3、泵溫以油溫減去環(huán)境溫度不超過40℃為宜,否則應加強通風散熱或增加冷卻水流量。
4、進氣溫度高于40℃而使泵溫過高時,須采取措施冷卻氣體。
5、當吸入氣體對泵油或泵有影響時,在泵口前應裝一個合適的過濾裝置。
6、當泵抽除含有顆粒、塵埃的氣體時,在泵口前應裝一個合適的過濾器。
7、關泵前,應先關閉泵上方的閥門與系統(tǒng)隔絕,然后停泵,再擰緊氣鎮(zhèn)閥,以防漏油,之后關閉冷卻水。冬季有凍結的場合應放凈泵內冷卻水,以防泵腔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