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口吃說話是怎樣的?是卡頓、不流暢還是說話拖長音、首字難發(fā)?_
口吃說話是怎樣的?是卡頓、不流暢還是說話拖長音、首字難發(fā)?其實這些都是口吃的特點。的確,大多數人也都是靠著這些特點來確定某人有沒有口吃。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口吃雖然是一種介于流暢與不流暢之間的語言狀態(tài),但有時候親眼見到的說話卡頓、不流暢卻未必是口吃。
還有什么原因也會導致說話的卡頓和不流暢呢?緊張。沒錯,當我們說話的情緒過于緊張時,大腦的神經就會感知到這股情緒的出現,于是就激發(fā)了它的反饋機制,為了平復緊張的情緒,神經選擇出手干預布羅卡氏區(qū)對語言的支撐,強制打斷語言表達,于是就形成了說話卡頓、不流暢的情況。
語言發(fā)育遲緩包含兩層意思
語言發(fā)育遲緩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語言運用能力的不足,二是在語言理解的困難。語言運用能力不足包括詞匯量稀少和構句能力差,語言理解困難則是指不明白詞語的意義,無法將詞語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在這里要提醒大家一句:基本所有語遲兒童都有構音障礙問題,也就是發(fā)音不準和口齒不清。孩子不會說話,構音沒有得到充分鍛煉,在發(fā)音時的成熟度和配合度都和普通孩子有不小差距。
父母以及家庭能夠為孩子做些什么?
當開始接受語言矯正時,不少人疑惑,父母以及家庭能夠為孩子做些什么?其實家庭能為孩子做的事情有不少,總結起來有這么幾點:1.保證矯正師布置給孩子的作業(yè)保質保量完成,不要白天剛有了點效果,晚上就棄之不管;2.通過吹氣訓練、呼氣訓練在家中改善孩子的氣息狀態(tài),讓孩子能夠更“穩(wěn)”一點;3.父母要多鼓勵,不要用斥責、打擊的方式抑制孩子的成果,過度打擊很可能會令孩子喪失對矯正的興趣;
想要讓說話變得清楚,首先就要保證氣息的穩(wěn)定
想要讓說話變得清楚,首先就要保證氣息的穩(wěn)定。普通人自然是無需擔心這種事的,因為他們的氣息足夠穩(wěn)定,只需要在那一直說說說就好,需要擔心的就是說得太多嗓子有些疼。然而語言障礙者不同,他們的氣息穩(wěn)定度很差,即便腦子里面有某個音的確切形狀,可一張嘴就變了樣子。
其實生活中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天津中心就有這么一個孩子。小唐今年四歲半,但語言能力還不及兩歲的弟弟,只要一開口,就是嘰里咕嚕地說不清楚,而且目前也僅僅掌握了部分單音字。雖然勉強能喊清楚“ba”、“ma”,但更上一層的同聲母字那是一個都不會,更不要說其他的聲韻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