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度自閉癥學校在語言訓練方面的效果非常好,特別是針對無語言孩子的發(fā)音訓練。在瑞曼語訓,每天都有因孩子平生喊出“媽媽”二字喜極而涕的家長。每天都會出現(xiàn)因孩子主動表達“我想****!”而手足無措又驚喜萬分的家長。盡可能的多和特殊教育專家、康復機構教師進行溝通,學習自閉癥融合教育的知識理念。幾年來,已有許多孩子,正常的上幼兒園、小學,能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及學習能力。雖說不能完全,但瑞曼語訓還是為患兒家庭,帶來了希望
通常語言發(fā)育不良的表現(xiàn)有:
1.孩子說話晚,部分兒童會有目光不對視現(xiàn)象
2.發(fā)音不清,大舌頭
3.發(fā)音困難,發(fā)音不準
4.說話結巴,不流利
5.說話吃力,
6.文不對題,詞不達意
7.對別人的問話喜歡重復,如問:你吃飯了嗎?兒童重復回答:你吃飯了嗎?
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有以上語言上的問題,先不要過于著急,語言發(fā)展遲緩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一般來說像剖腹產(chǎn)兒童、爬行不足、過早使用學步車,父母過度包辦,嘴部肌肉缺乏鍛煉等等方面都會引起。
所以,如果孩子在三歲前總是自言自語,說一些聽不的話,并且伴隨著目光的不對視,家長就需注意了,因為三歲通常進入了語言的蓬勃發(fā)展期,如果此時孩子在語言上仍表達不好,往往是感統(tǒng)失調,導致前庭發(fā)育不良,從而影響語言。
改變不成熟行為,融入集體生活有些孩子看到女生散發(fā),不管什么場合什么時間,都會不自覺地抬手扯扯人家的頭發(fā),他的意思很簡單,只是想讓那女孩子把頭發(fā)扎起來。
有些孩子每逢見到其他人,不論男女,熟悉還是陌生,都會熱情地擁抱他們。有些孩子在緊張或中還會出現(xiàn)攻擊性的行為。這些不成熟的行為怎么產(chǎn)生的
1、通過觀察,他們學習不到在不同情況下與人相處得不同方式,例如與不同人應保持什么距離才是恰當?shù)模?
2、他們對事物或人際關系的觀察常常很片面,很容易以“斷章取義”地將學到的行為中的某一部分不恰當?shù)貞糜谄渌那榫常?
普通幼教和教師,處于對工作的責任感,通常是不會完全接納孤獨癥兒童。因為他們擔心自己不夠專業(yè),耽誤孩子的干預時間。
而特教老師,特別是成熟的、收過職業(yè)培訓的特教,他們通常對融合抱有異議。我所認識的特教老師通常不推薦融合教育,他們認為密集的干預訓練才能有一定成就,在基于一定這一基礎再送入幼兒園進行融合才是。
對于這一點,我認同一半。特教老師的想法是讓孩子有了完備的技能后再去融合,而我認為孩子只需要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即可進行融合,在融合中繼續(xù)增長,并在課后繼續(xù)干預訓練。
目前,國內融合幼兒園和融合學校十分少,在融合領域中也沒有形成一套專業(yè)并可的教學體系。普通教師很難接觸到融合的專業(yè)培訓,而特教老師則難以進入幼兒園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