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為什么說月季長筍芽是好兆頭呢?
對于花友來水,都很希望月季長筍芽,因為筍芽更容易開始標準的花型,筍芽長大后會比原來的植株更為健壯。但是有一種筍芽就不能留,月季有扦插苗也就嫁接苗,扦插苗的筍芽可以留,而嫁接苗的筍芽就不能要了,因的筍芽不會是我們希望的品種,而是砧木的筍芽,只會浪費養(yǎng)分。
怎么讓月季多出筍芽呢?
1) 土壤中有機質豐富是基礎, 勤追肥是關鍵.
2) 保留盡可能多的葉子是第二步.
3) 暫時性的摘蕾以積累更多的能量.
是勤花的品種,所以需要足夠的營養(yǎng)和水分,才能保證的健康生長。一般來說,15~20天施一次肥是的,施肥也不要施濃肥,要施淡肥。給澆水也不是隨便澆的,澆水的原則是見干見濕,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盛夏季節(jié),水分蒸發(fā)較快,一般一天就要給月季澆一次水。盆土表面發(fā)白說明可以澆水了,澆水時,要看到盆底微微有水滲出,就說明澆透了。
月季
在開花后就應該修剪了,修剪時要先剪弱枝、短枝,以促進月季營養(yǎng)的分配。后剪高枝和健壯枝,來促進瘦弱的枝干發(fā)育,避免強壯的枝干吸收太多的養(yǎng)分。同時,也要狠心剪下花朵,每盆留下3~5朵花是的,花朵過多會使養(yǎng)分過于分散,影響月季的新陳代謝,也會對下茬花造成影響。
其實,要想一個月季上能夠開出不同的花朵,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嫁接。嫁接的歷史其實還沒有一百年,但是卻在植物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包括但不限于果木、花苗等。說明嫁接是個很好的一種栽培手段。
在選擇嫁接品種的時候,要盡量選擇長勢差不多的品種,不然一棵樹上開的花大小不一,顏色也不統(tǒng)一,甚至開花的時間也不一樣,觀賞性就會降低很多。其次,選擇長勢比較統(tǒng)一的品種,也方便打理,減少了花友們的工作內容。在選擇嫁接方法的時候,盡量選擇芽接的方法,因為芽接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也好操作。砧木的話可以用野薔薇或者木香,選擇粗壯一點的就可以。
在嫁接的時候,盡量選擇在晴天進行。嫁接時動作要迅速,并嚴格按技術削好砧木和接穗,接面要平滑,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緊密聯接,綁扎松緊適度,并適時解綁。只有這樣才能在嫁接時提高嫁接的成活率。理論上來說,一年四季都可以嫁接,不過夏季并不是嫁接的時機,在早春生命力旺盛的時候,才是嫁接的時候。所以,想嫁接的花友們可不要心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