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近十年來,春旱嚴重,氣溫上升快,地溫上升慢。特別是新栽刺槐幼苗澆水后,地面溫度長期偏低,導致地上部分發(fā)芽生長,但根系恢復緩慢,刺槐成活率降低。秋季,氣溫逐漸降低,蒸騰速率降低,土壤含水量穩(wěn)定,刺槐幼苗積累了豐富的營養(yǎng)。樹根系統(tǒng)沒有自然休眠期。在土壤溫度高的條件下,秋季種植的刺槐根系仍能生長。只要冬季凍土層不厚,下部根系仍會生長到一定程度。到第二年春天,根系將提前萌發(fā),生長健壯,成活率可達95%以上。
刺槐硬實種子處理和加速發(fā)芽熱水浸泡種子分別浸泡初始溫度為70度、80度、90度和100度的硬實種子。浸泡24小時,發(fā)現(xiàn)100度水浸泡對硬實種子有較好的軟化效果,但對正常種子的傷害更大。90度水不僅軟化種皮,而且對種子危害小,效果較好,但仍有一小部分硬實種子不能吸收和膨脹。70度水對硬種皮軟化效果差,但可以保護非硬種皮不受損害。由于刺槐種子混合有硬實種子和非硬實種子,建議在生產中采用連續(xù)加溫的方法進行處理,從而達到良好的醉效果。
刺槐冬季移栽成活率的關鍵
澆水和封坑:種植后立即澆水。di應該一次徹底澆水。如果樹干傾斜,應該及時糾正,每兩天再澆水一次。因為現(xiàn)在是冬天,在澆完第二次水后,坑可以在水擴散后封閉。把土壤埋在樹坑里,在周圍地面上方30厘米處堆起一堆土,然后拍下來。
支架:澆水一次后站在支架上。每棵樹使用3根2米長的松木。在距離地面1.4米的樹干上綁一個草席,每隔120度放置一根松木桿,以45度的斜角將桿的底部打入地面。用鐵絲將桿的上部綁在草席上,綁牢。該支架可以對刺槐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不會因為大風或其他原因而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