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銑刨機刀頭損壞的其他原因
銑刨機刀頭損壞的其他原因:
冷卻噴淋裝置失效,導致刀頭溫度升高、磨損加劇;銑刨水泥路面時,由于速度過快,導致刀頭的崩裂、折斷;收工停機時,沒有對銑刨鼓清洗,刀頭與刀座之間的縫隙充滿廢料,下次開工時,由于廢料的凝結等原因,刀頭不能旋轉,造成偏磨。
那么,我們該如何避免以上情況的發(fā)生呢?正確的操作技術是必不可少的,合理使用,經(jīng)常檢查與維護,定期清潔,遇到磨損嚴重的刀頭要及時更換,避免更大的磨損。
銑刨機刀頭組織和力學性能分析
銑刨機刀頭組織和力學性能分析
新生產(chǎn)的一批銑刨機刀頭進行隨機實體取樣,加工成標準缺口沖擊試樣,再進行沖擊值測定及其硬度檢測。結果為:實體取樣的沖擊值為18.9J·cm-2,硬度為HRC53~54。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銑刨機刀頭的沖擊值偏低,低于采掘機用截齒行業(yè)標準規(guī)定的齒體沖擊值≥4.9J·cm-2的要求,而硬度遠高于標準中對齒柄部分硬度的要求(HRC38~42)。齒體材料的沖擊韌性低,硬度偏高,銑刨機刀頭在使用過程雖然耐磨,但由于脆性較大,容易發(fā)生刀頭的斷裂。因此針對硬度偏高而沖擊值偏低的問題,測試并改進熱處理工藝,調整淬火后的回火溫度,由以前的400℃,增加到450℃,再測試刀體,得到結果為:沖擊功75J·cm-2,硬度為HRC46~47,沖擊值超過行業(yè)標準要求,硬度也高于行業(yè)標準要求。
沖擊功為18.9J·cm-2的試樣,淬火后回火溫度為400℃,由于回火溫度較低,其試樣的金相組織應為回火屈氏體,其組織形貌為鐵素體和彌散分布的細小的碳化物,板條束較細。在該溫度回火,鐵素體還未發(fā)生再結晶,組織仍保持著板條馬氏體的形狀。沖擊功為75J·cm-2的試樣,淬火后的回火溫度為450℃,回火溫度較高,金相組織為回火索氏體組織,即為粒狀碳化物和鐵素體組織,和典型調質鋼的回火溫度相比,該試樣的回火溫度偏低,形成索氏體組織碳化物比較細小。
從上述沖擊數(shù)據(jù)和金相組織可以看出,通過調整刀具釬焊后熱處理的回火溫度,雖然可以提高刀具的沖擊值,但材料中存在較多夾雜物,也會損害刀具的韌性,容易使銑刀發(fā)生斷裂。
銑刨機刀頭刀體的淬火硬度一般都介于42-44HRC之間,少數(shù)要求在45-48HRC左右!焊接:銑刨機刀頭的焊接與其它焊接完全不一樣!銑刨機刀頭在施工作業(yè)時產(chǎn)生的沖擊力非常大,稍有瑕疵合金就會脫落,其他的焊接方式更是不能滿足刀頭的實際需要!早期一般采用銀化高頻焊接,但是成本比較高!現(xiàn)在一般采用鎳基高頻焊接,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