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鴨苗質量差。目前農(nóng)村很多人從鴨販子那里購買鴨苗,如果鴨販子販回的是提前或推遲出殼的鴨苗,或不符合要求的種蛋孵出來的鴨苗,這樣的鴨苗拿回去養(yǎng),一般成活率都較低,也很難養(yǎng)大。
鴨苗運輸不當。鴨苗經(jīng)過長途販運,多因護理不周,不注意補水,使鴨苗長時間缺水。這樣的鴨苗飼養(yǎng)時往往也會出現(xiàn)發(fā)育不良。
鴨苗帶病。一是鴨苗本身就有病,加上飼養(yǎng)管理差,應激因素多而發(fā)??;二是在運輸以及進場后不注意消毒防疫和衛(wèi)生,導致很快病菌。
剛出炕的鴨苗,要盡量多選擇活潑好動的、健壯的鴨苗喂養(yǎng),對于那些不愛活動,精神不振,體質過弱的,就不要選留。
喂飼料要適時。鴨苗,一般在出炕后24-26小時喂食為宜。食料以蒸熟的大米飯為主,但須經(jīng)過漂洗后再喂。第二天,可摻喂些小鮮魚或混合飼料。
鴨苗在孵出10天內,要勤喂,開始每天喂七、八次,稍后再酌減到四、五次。飲水要清潔,夏天飲涼水,冬天飲溫水。
要注意把干濕和種類不同的飼料搭配著喂。對鴨苗,主要喂?jié)窳?。喂干的,它咽不下去?天以內,主要喂碎米飯,要把碎米煮成七,八成熟,不要煮得太軟。煮到七,八成熟,用清水調和一下,達到松散不粘就行。7天以后,可以喂煮熟的小麥,如能在飼料里摻上些青菜、青豆更好,因為菜、豆性涼去火,鴨苗吃了,長得快,肉質嫩。鴨苗長到一個月的時候,可以趕到剛收割過的稻田里去放養(yǎng),讓鴨苗提高覓食能力。
把握飼喂方法與次數(shù)
雛鴨的消化機能不健全,故而飼喂雛鴨時,每次不宜過多,只喂六七成飽,若一次喂得過飽,易造成,雛鴨胃腸容積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數(shù)過少,使雛鴨饑餓時間長,就會影響雛鴨的生長發(fā)育。
14日齡內的雛鴨在自由采食的情況下,采食的食糜5分鐘就可達到十二指腸,2小時開始排糞,4小時排空,喂食間隔時間超過4小時,雛鴨就處于饑餓狀態(tài)。一般地說,雛鴨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數(shù)越多。在育雛初期要做到勤添料、少喂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雛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