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鏈式輸送機的故障原因及處理方法
鏈式輸送機的故障原因及處理方法
1、故障:鏈式輸送機電流過大
可能的原因:(1)給料過多,機內料量過多(2)出料口堵塞(3)鏈條等刮殼
處理:(1)減少給料量(2)疏通出料口(3)調整鏈條與殼體間隙
2、故障:有擦殼聲音
可能的原因:鏈條與下殼體摩擦。
處理:尾輪張緊螺栓擰緊
3、故障:鏈式輸送機不能啟動
可能的原因:(1)電機故障(2)鏈傳動脫落
處理: (1)通知電工檢查(2)重新裝配,并加潤滑油
4、故障:鏈輪軸承發(fā)熱
可能的原因:(1)缺少潤滑油脂或潤滑油脂變質(2)軸承安裝不良
處理: (1)加足潤滑油脂或更換新潤滑油脂(2)安裝調整
螺旋輸送機軸斷在隧道內修復方法
螺旋輸送機軸斷在隧道內的修復方法
1、修前準備
將螺旋輸送機前部液壓及電氣管線斷開并固定牢固后將倉門關閉,清理出維修作業(yè)空間;在螺旋軸斷裂位置的機殼左、右兩側各開1個尺寸為400mm×400mm臨時作業(yè)窗口;清理機殼內的泥土,直到清理至螺旋軸斷裂處。
2、初步定位
將螺旋軸往前伸出,使斷裂部位露出,用臨時固定鋼板將2段斷裂的螺旋軸點焊連接后,縮回至臨時作業(yè)窗口位置,以方便焊接。
緩慢轉動螺旋軸,使斷裂面轉至方便焊接位置后停止;用鋼板墊調整螺旋葉片與機殼內徑的間隙,使螺旋軸處于機殼內徑中心位置后,點焊鋼板墊定位。
切除螺旋軸斷裂處臨時固定鋼板使斷軸分離,并通過螺旋軸轉動及伸縮,使2段斷軸的斷裂面吻合。吻合后調整2段斷軸的同軸度,以滿足技術要求。
使用鋼條在螺旋軸斷裂處做3道標記,在斷軸上用邊長為50mm的方鋼焊接3道骨架,方鋼長度超出螺旋軸斷口100mm即可。
3、斷裂位置處理
將2段斷軸分離,清理斷裂位置的耐磨層及焊縫位置,清理螺旋葉片的焊接坡口,并在螺旋軸斷裂位置做出焊接坡口(坡口角度為30°、深度為80mm)。
4、蕞終定位按照螺旋軸斷裂處的3道標記重新定位,并再次檢驗2段斷軸的同軸度,若不符合技術要求應進行調整,確保定位后螺旋葉片與機殼5、對接焊
使用割槍對焊接部位預熱至200°C左右;由2名焊工使用型號為ER50-6的焊絲,在機殼兩側臨時作業(yè)窗口同時對稱進行焊接,以防止螺旋軸產生熱應力變形;焊接后自然冷卻。
6、試機
檢查螺旋軸焊接后的同軸度,去掉螺旋軸定位鋼板及墊片,確認無誤后試機。試機時螺旋輸送機先進行慢速正向旋轉,然后逐步加速至蕞大轉速,觀察螺旋輸送機工作情況。按上述步驟檢查螺旋輸送機反轉情況,檢查螺旋輸送機伸縮情況及前部閘門工作情況。試機時對照出廠標準值進行檢驗。
管狀帶式輸送機輸送帶扭曲的調整方法
調整管狀帶式輸送機輸送帶的扭曲,一般利用前傾托輥強制糾扭,具體方法有如下幾種:
1、錐形塊方式:
松開 PSK 托輥的螺母,把錐形墊鐵插入 PSK 托輥和托輥架之間,根據扭曲方向 (順時針還是逆時針)確定翹起托輥的位置 。在承載段側向輸送帶運行方向翹起托輥,改變托輥對膠帶作用力方向,促使膠帶對中,調整時注意防止調整過大,一次調整 3 ~ 4 組,觀察 5m in。輸送帶經過一段時間的跑合,就會顯示出其固定的運行特性,只要這種特定約束沒有多大改變,就會維持管狀狀態(tài)不變。
其調扭原理是:由于輸送帶運行速度和托輥的線速度方向不同,存在相對滑動速度,從而對輸送帶產生糾扭作用。
2、導輥方式
對輸送機機身段加設的導輥,此托輥的結構與設在管狀帶式輸送機機頭、機尾處形成管狀輸送帶的導輥類似,根據扭曲方向,確定安裝方向,改變托輥對輸送帶作用力方向。調扭原理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