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冬春季節(jié)是飼養(yǎng)雛鵝的旺季,雛鵝階段飼養(yǎng)管理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雛鵝的生長發(fā)育和成活率,繼而影響到育成鵝的生產(chǎn)性能。冬春季節(jié)雛鵝飼養(yǎng)管理技巧如下:
一、選好雛鵝
健壯雛鵝表現(xiàn)為舉止活潑,眼大有神,反應靈敏,卵黃收縮良好,毛干后能站穩(wěn),叫聲有力,用手握住頸部提起來時,雙腳迅速收縮。淘汰腹大、歪頭等弱雛。
二、溫度適宜
1~5日齡為25~28℃,6~10日齡在23~26℃,11~20日齡為20~24℃,21日齡以后為17―20℃。
三、精心飼喂
應定時定量飼喂,宜采用少喂勤添八成飽的喂法。雛鵝在出殼24小時后,要先喂水后開食,喂浸泡的碎米和絲狀青菜。開食后頭兩天喂4~5次,4~10日齡喂次數(shù)增至5~7次,日糧精料占35%,青菜占65%。11~20日齡時,以青料為主。21日齡后,改為谷物類飼料,每天喂4~5次。
四、分開育雛
每批雛鵝都有大、中、小之分,因此,必須合理分群,達到全群生長均勻、發(fā)育整齊的目的。育雛應以小群為宜,每群50~80只,要做到白天、黑夜逐群檢查,用手把小鵝挪動4~5次,防止有雛鵝堆疊而造成上面凍、中間熱、下面壓。
五、適時放牧
雛鵝7日齡后部分絨毛開始翻白,即可逐漸放牧,但應選擇氣溫適宜、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將飼喂后的雛鵝先放在平坦的嫩草地上,使之自由活動約半小時左右,開始每天2次,以后隨日齡的增加,放牧的場地由近到遠,放牧時間由短到長。3周齡后,當天氣溫暖時,可以整天放牧。由于雛鵝生長迅速,僅靠放牧不能滿足其營養(yǎng)需要,放牧回舍后,應該補喂精料。
雛鵝的胃腸容積小,消化能力差,所以要求所供應的飼料品質好、易消化。飼養(yǎng)過程中要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盤的大小、高低要適宜,擺放位置要適當,保證每只雛鵝都能吃得好、吃得適中(七八成飽)。剛出殼的雛鵝機體含水分75%左右,若24小時內(nèi)不給雛鵝飲水,雛鵝就會因嚴重失水而迅速出現(xiàn)精神沉郁、兩翅下垂、嗜睡、眼球下陷、局部皮膚皺縮等癥狀。因此,對幼雛來說,及早供給清潔適溫的飲水比喂料更重要,而且一旦開始飲水,就不能無故中斷。
雛鵝對育雛室內(nèi)的二氧化碳、氨氣、等有害氣體十分敏感。當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過0.51毫克/公斤、氨氣的含量超過21毫克/公斤、的含量超過0.46毫克/公斤時,雛鵝就會出現(xiàn)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口腔黏液增多、食欲減退、羽毛松亂無光澤等癥狀。若有害氣體繼續(xù)蓄積,雛鵝則會出現(xiàn)眼混濁、眼瞼水腫、流淚、流鼻涕,進而食欲廢絕,并出現(xiàn)動作失調(diào)等神經(jīng)癥狀,后仰頭、抽風、癱瘓而死。造成雛鵝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有室溫較高、育雛舍通風不良、雛鵝飼養(yǎng)密度過大等。引起雛鵝氨氣和的主要原因有育雛舍潮濕、通風不良、污穢的墊料和糞便等有機物沒有被及時清除等。
鵝蛋的水煮時間不宜過長
1 一般水煮開后12-15分鐘,如果蒸鵝蛋羹和雞蛋一樣,水沸后8-10分鐘。
把鵝蛋洗干凈,放在涼水入鍋里煮 煮時間大約在十分鐘左右。鵝蛋個大,要充分的煮熟以后才能吃的,大概十分鐘以后用家里的筷子夾一下蛋,如果能夾起來不滑落了,這個時候蛋就熟了。鵝蛋的煮蛋時間也不要過于太長時間,熟了就可以了。
吃鵝蛋的好處:
1、鵝蛋是老年人、兒童、體虛、者的理想營養(yǎng)食品。當然每天不宜食用超過三個鵝蛋,否則容易損傷內(nèi)臟。
2、吃了鵝蛋的孕婦,不僅有利于保胎,還有助于胎兒腦發(fā)育。豐富的蛋白質和卵磷脂,可促進寶寶生長發(fā)育。
3、鵝蛋甘溫,可補中,故可在寒冷的節(jié)氣里多食用一些,以補益身體,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4、鵝蛋在營養(yǎng)方面基本與雞蛋相當,但在維生素E、鐵、鋅、鎂、硒等方面均高于雞蛋,特別是鐵和硒的含量是雞蛋的2倍。硒號稱“長壽元素”,可提高人體抵抗力,延緩衰老。
1、清潔和消毒。選擇保溫性能好的房屋作為育雛室。將雛鵝舍的地面、墻壁、門、窗等處打掃干凈,用熱石灰水粉刷墻壁,把洗凈的用具放入育雛室,用0.2%的百噴灑1 次后,再按每立方米容積液30毫升加15克高混合,關好門窗密閉后熏蒸24小時以上。
2、墊料及保溫。進鵝苗前2 天,在鵝舍鋪好細木刨花、碎新鮮稻草等墊料。準備好250 瓦的紅外線燈、煤爐等取暖設備,并檢查舍內(nèi)有無賊風進口,在墻壁上安裝抽風機以便換氣。
3、備好水盤、料盤。水盤和料盤按5羽雛鵝配1個均勻擺放,調(diào)好高度。
4、調(diào)節(jié)溫度。在雛鵝進舍前幾小時,預開取暖設施,使地面與雛鵝背部等高處的溫度達28-30℃,并保持恒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