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馬場內的11幢馬房大樓中,九幢供現(xiàn)役馬匹,其中五幢是單層馬房,每幢可容納68匹馬,另外三幢雙層馬房各可容納120匹馬。每幢大樓外圍有16至20個室外休憩區(qū),二至四個有蓋行馬機,馬匹可享受日光浴或簡單操練。其余兩幢大樓,一幢是退役馬匹馬房,用作訓練新人;另一幢則是預防疫癥爆發(fā)的隔離馬房。
馬會葉錫安稱,從化馬場是內地馬場和純血馬訓練中心,提供優(yōu)良的訓練及護理設施,是訓練馬匹的地方。新馬場落成有賴粵港政府緊密聯(lián)系。他相信,從化馬場潛力龐大,可讓香港為內地馬術運動作出更多貢獻,支持粵港澳大灣區(qū)和整個內地馬術產業(yè)的發(fā)展,推動經濟和就業(yè)機構。
對于外界揣測馬會等待內地開放賽馬,從化馬場或可“跑真馬”,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重申,從化馬場是訓練基地,主要輔助訓練香港馬匹,開拓當?shù)芈糜螛I(yè)。明年三、四月期間落實舉行的賽馬日不設,旨在吸引游客,刺激區(qū)內經濟效益,每年將至少舉辦一次。
對香港馬迷來說,長途陸路馬匹運送是新鮮事物,但在海外賽馬地區(qū)已很普遍。
從化馬場往來沙田馬場,車程與英國約克馬場往來新市場馬場相若。每星期安排四隊馬匹運送車隊,作兩次來回車程,逢周一、周四由沙田出發(fā),經深圳皇崗口岸運往從化,翌日即周二、周五由從化運回香港,確保出賽馬匹于賽前48小時抵港“報到”。
食物及衛(wèi)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馬會和內地及香港逾20個政府部門互相合作,粵港雙方落實疫病防控措施,訂立“一次審批,多次往返”的馬匹跨境運送模式,嚴格保障馬匹在密封隔離下運送,不會接觸到內地馬匹及其他動物,以防引發(fā)馬匹疫病傳播問題。馬匹跨境過關時毋須接受詳細的通關檢查,可減少車程延誤。
運馬,分成兩個階段,從比利時到上海,空中的旅程已由聯(lián)邦快遞解決,而抵達上海后,如何在時間將馬匹安全、舒適地運抵賽場,這卻又是一件麻煩事。
類似集裝箱的鐵皮車廂被隔為數(shù)間,打開門板,馬兒可以沿著斜坡悠然進入車廂,而在車廂兩側,還有供馬兒“看風景”的舷窗——運馬車的結構,說起來并不復雜。但對于賽事而言,巨細靡遺的要求卻讓尋找運馬車的過程充滿曲折。根據(jù)外方要求,所有運馬車車內標準極高:每個單間間距超過90厘米,單間間隔需要安裝包上厚厚海綿的活動隔板,隔板還必須高于1.4米——防止這些高頭大馬躍過障礙,跑到一起。所有馬蹄可能踢到的高度都要包裹上橡膠,而車廂內還需要有空調、通風、除濕設施……毫不夸張地說,運馬車的內部就像是個臨時的馬廄,盡管運輸路程不長,但卻要讓這些高身價貴客在旅途中不受到半點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