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地基即指建筑物基礎以下的土體,地基的主要作用是承托建筑物的基礎;地基雖不是建筑物本身的一部分,但與建筑物的關系非常密切。地基問題處理恰當與否,不僅影響建筑物的造價,而且直接影響建筑物的安危。
基礎直接建造在未經(jīng)加固的天然土層上時,這種地基稱之為天然地基。若天然地基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的要求,則必須事先要經(jīng)過人工處理后再建造基礎,這種地基加固稱為地基處理。
地基加固處理的原理是:將土質由松變實,將水的含水量由高變低。即可達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常用的人工地基處理方法有換填法、重錘夯實法、機械碾壓法、擠密樁法、深層攪拌法、化學加固法等。
地基基礎加固改造地基基礎加固施工
地基基礎加固改造
地基基礎加固施工地基基礎作為建筑物鍵部位對建筑物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不論是建筑物本身維護,還是對建筑物進行舊有改建擴建,都需要首先對地基進行加固。如何對地基進行加固就需要了解地基結構,不同的建筑物地基結構條件是不同的,要想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務,就需要正確分析地基情況,研討加固方式,對地基詳細掌握了解,科學合理的確定地基加固措施,從而確保建筑物整體質量,這就對施工管理人員和施工團隊有一個面的職業(yè)能力要求。
一、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措施
根據(jù)既有建筑地基的基本狀況,我們一般使用如下兩種方式:一種是樁式頂法;另一種就是擴梁法。通過這兩種方法進行加固施工。
1、樁式頂法
樁式頂法一般適用的范圍比較廣,在使用這種方法對地基進行加固時,需要對土質進行篩選,砂質土、素填土、粘質土、雜填土及黃土的地基較為合適。如果按照施工方法進行理解,那么可以分為墩式樁頂法、坑式靜壓樁頂法、漿液填充法三種形式。
1.1坑式靜壓樁頂護。一般情況下砂質土、素填土、雜填土及黃土基礎,比較合適使用這種方法,加固效果相對比較好,能夠有效實現(xiàn)加固作用。
(1)在進行施工之前,一定要測量好頂護的基礎上部荷載數(shù)值,這樣能夠確的定好樁位,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離窗戶門太近,否則會影響施工效果,造成強度不夠,導致施工失敗。這時還要仔細研究樁基底部,有沒有地下水等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有地下水,并且地下水位過高時,一定要先進行降水處理。
(2)在進行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坑的位置,需要把坑挖在被頂護加固建筑內側或外側,越近越好,一定要保證坑貼近建筑物,如果坑壁土體過于軟弱,一定要事先進行支護,使坑壁達到施工要求。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地基基礎的加固方法地基基礎加固施工
地基基礎加固施工(1)基礎補強注漿加固法
基礎補強注漿加固法適用于基礎因受不均勻沉降、凍脹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礎裂損時的加固
注漿施工時,先在原基礎裂損處鉆孔,注漿管直徑可為25mm,鉆孔與水平面的傾角不應小于30°,也不宜超過60°,鉆孔孔徑應比注漿管的直徑大2-3mm,孔距可為0.5-1.0mm.漿液材料可采用水泥漿或環(huán)氧樹脂等制成,注漿壓力可取0.1-0.3MPa.如果漿液不下沉,則可逐漸加大壓力至0.3MPa。漿液在10-15min內再不下沉則可停止注漿。注漿的有效直徑為0.6-1.2m。對單獨基礎每邊鉆孔不應少于2個,對條形基礎應沿基礎縱向分段施工每段長度可取1.5-2.0m.
(2)加大基礎底面積法
加大基礎底面積法適用于當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載力或基礎底面積尺寸不滿足設計要求時的加固,因施工簡單、所需設備少而得到較多的應用。這種加固方法可以采用混凝土套或鋼筋混凝土套直接加寬基礎,也可以外增獨立基礎加大。
A基礎直接加寬
當原條形基礎承受中心荷載時,可采用雙面加寬(圖2a),對單獨柱基礎加固可沿基礎底面四邊擴大加固(圖2b)當原基礎承受偏心荷載時或受相鄰建筑基礎條件限制或為沉降縫處的基礎或為不影響室內正常使用時,可用單面加寬基礎
當不宜采用混凝土套或鋼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礎底面積時,可將原獨立基礎改成條形基礎,將原條形基礎改成十字交叉條形基礎或筏形基礎,將原筏形基礎改成箱形基礎。(圖3、圖4)的示例可供讀者在實際工程中參考使用。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