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9TWS趨勢預測,續(xù)寫真無線耳機的下半場
我們就 TWS 藍牙耳機在單芯片方案、無線藍牙信號傳輸等難題得到初步解決后,下一步的趨勢走向進行了總結,大概總結為以下幾點:
降噪:滿足通話、嘈雜環(huán)境下過濾環(huán)境音的需求。
高清音頻:滿足人們對音頻設備固有的音質需求。目前廠商提供的主流高清音頻編碼技術絡達的1526,高通 aptX HD 以及華為的 HWA 等。
低功耗:可穿戴設備本身需要獨立供電、語音 AI 在線等屬性對設備提出低功耗的要求。高通、樓氏電子、Airoha 絡達科技、恒玄科技(BES)在今年紛紛推出針對小型設備的低功耗芯片。
低延長時間:在游戲、視頻場景尤為重要。目前的主要方案是絡達的芯片 音頻編碼器技術(可將聲音延遲控制在 50~80 毫秒)。
語音本地喚醒:大部分語音 AI 廠商將耳機這一可穿戴隨行場景,作為 AI 能力的其中一個落地。鑒于語音 AI 耳機對于端和邊緣運算能力的要求受到功耗和容量限制,將原本在云端的算法遷移到端上,還是需要芯片廠商的推動力量。
hand-free 接聽、撥打電話:相對于手機放到耳朵旁邊,用耳機接聽會是一種更舒服的姿勢。未來,TWS 和 VIOP 的組合可能會更流行。
健康跟蹤、AI 化身「AI 教練」:耳機中加入心率傳感器等,為用戶提供心率檢測、實時提供數據反饋(心率、步數)、心率異常提醒等。依托大數據和 AI 算法,語音 AI 還能擔當你的「隨行教練」。
AI 翻譯:今年 10 月份,Google 正式表示將 Pixel Buds 上獨有的翻譯功能面向所有支持 Google Assistant 的耳機開放。對于有志于做翻譯耳機、產品出海的廠商來說,這一平臺是目前的選擇。
基于骨聲紋 ID 技術的語音支付:作為一種新穎的用戶身份識別檢測方案,骨聲紋 ID 由具備安全性高的特點。相比聲紋識別,這一檢測技術更適用在耳機端的語音支付場景,搭配手機等功能可實現更可靠的應用。
在后續(xù)與 TWS 耳機行業(yè)從業(yè)者、專家以及讀者的交流過程中,我們還繼續(xù)挖掘出了其他幾點的趨勢。體積小、功耗低、音質好,將為未來 TWS 真無線耳機的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真無線藍牙耳機
在過去十年,我們見證了手機和通訊以及互聯網之間絕妙的化學反應,改變了人們的溝通和生活方式。如今人工智能被推上了熱潮,沒有人工智能的硬件,未來可能不配叫智能硬件。沒有訓練、推理和算法基礎,也就不能稱之為人工智能。不過相比傳統(tǒng)的頭戴式、頸掛式無線耳機,真無線耳機的設計難度往往要更大,導致的結果是市面上的真無線耳機產品雖多,算得上好的產品卻沒有幾個,而OPPO今年年中發(fā)布的O-Free就是目前真無線耳機里不多的精品之一。這是一個AI賦能,硬件創(chuàng)新的時代。
提到AI硬件,就不能不提耳機,作為有可能首先實現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落地的切口,智能耳機被寄予厚望。
主打“移動”場景的真無線智能耳機,有望和主打“家庭”場景的智能音箱形成交互閉環(huán),通過與云端的 AI 技術和數據鏈接,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礎入口。不久后,日常的場景都有可能以耳機為連接器,通過語音交互,人們可以對所需的日常應用發(fā)揮指令,并且形成記錄,提供數據存儲,滿足各個場景的需求。除了CD、高清音頻之外,高通在今年推出了針對游戲和視頻場景的aptXAdaptive音頻編解技術。而未來有可能增加的各類體征傳感器,也給智能耳機穿戴的市場擴張描繪了可預見的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