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3年,恒大冰泉的橫空出世像一顆重磅彈讓包裝水市場再度掀起巨浪,恒大也喊出了3年300億的營收目標。然而事與愿違,恒大冰泉啟動于2013年獲得3480萬元收入,虧損卻高達5.52億元;2014年收入達到9.68億元,虧損卻是創(chuàng)紀錄的28.39億元;2015年前5個月收入2.84億元,虧損仍高達5.55億元。2016年9月28日,恒大在港交所發(fā)出公告,出售集團在糧油、乳制品及礦泉水業(yè)務中的全部權益,總代價約為27億元。
1999年,統(tǒng)一曾在大陸試水力樂裝鮮橙多,2001年正式推出PET裝,開低濃度果汁飲料之先河,鮮橙多首年就貢獻10億元銷售額。同年,可口可樂引進兒童果汁飲料“酷兒”,2005年又推出“美汁源”“果粒橙”,終市場份額反超統(tǒng)一鮮橙多,登頂?shù)蜐舛裙袌觯?010年底時價值已超過10億美元。在此風潮下,康師傅、娃哈哈、農(nóng)夫山泉、健力寶、百事可樂等企業(yè)也紛紛發(fā)力果汁飲料,促使這一品類進入繁榮期,低濃度果汁飲料逐漸成為主流消費選項,品類占比一度超過80%。
還有“玉暮紅茶”、“佐味茶事”這種讓人聽了就想exm的名字,如果不看產(chǎn)品說明,還會讓人以為是商業(yè)街上小資網(wǎng)紅店的店名,但人家高亮標注出自己是“膳食纖維的無糖茶”。
但中產(chǎn)特飲中間,也不乏一些取名廢。這時只需做一個簡單的加法:將茶飲中很主要的中產(chǎn)等級水果名與主打的成分概念簡單融合,就變成了一個看起來很厲害事實上誰也沒搞懂的中產(chǎn)特調(diào)。
比如石榴益力多、多肉芒芒甘露、白桃烏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