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乒乓球怎樣才能發(fā)出超轉的球
很多球友都為自己發(fā)球旋轉不強而苦惱,解決辦法往往是從動作入手,以為動作越大,發(fā)球的旋轉就會越強。當然,也有人從理論角度來加以分析:球拍和球接觸時間越長,或說球在膠皮上劃過的距離越長,球的旋轉就越強……
1、引拍
這是一個很多人忽略的問題,業(yè)余球友很多人發(fā)球引拍的距離小的可憐。產品名稱:雙蛇全自動乒乓球發(fā)球機型號:FQJ-2S型(陪練系列)市場零售價5680元功能介紹:1、一鍵可得功能:包括攻球、削球、前沖球、長膠球、高吊球以及九種發(fā)球,全部自動。這就像打拳一樣,你把拳先伸到別人身前10厘米處,再直接出拳用盡全力打他,估計他連痛的感覺都沒有,但是你如果把拳頭先后引,再一次打過去,那力量可能會大上幾十倍,發(fā)球時的引拍是一樣的道理。
2、暴發(fā)力
決定球的旋轉的重要一點就是:觸球瞬間的速度。也就是說觸球時間,你的爆發(fā)力越強,球的旋轉就越強。
3、腰與手的結合
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很多人知道拉弧圈時要用腰才有力,可是發(fā)球時卻沒想這個問題,沒有側身動作,腰幾乎不動,單純靠手腕力量是肯定不夠的。
想乒乓球技術超神嗎?掌握這六招還怕打不好乒乓球
1、每一板進攻都是一個側身
不會側身,就是不會打球,每一板球都可以視為一個正手側身。因為它缺少節(jié)奏變化,而且當手臂發(fā)力較多時,回球容易出界,而發(fā)力較小時,球速又會偏慢。正手側身進攻是正手實力的直觀的體現,不論是專業(yè)還是業(yè)余,凡正手強大者,必然具備非常厚實的側身能力。即使你的反手已經具備了很強的實力,但是千萬不要忽視側身的作用,而且在比賽中多用側身,對自己的狀態(tài)調整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看看比賽投入比較快的馬琳、馬龍等人,基本上都是以側身打開局面的。
在業(yè)余比賽往往贏得比賽都是正手側身技術非常好的選手,在前三板,就亮出來,主動使用正手側身技術!(正手側身:在哪個位置正手攻球,拉球身體都是半側(左腳前,右腳后))
2、不會用腰,不可能包住球
很多球友在打球的過程中,非常重視手上功夫和腳上功夫,這樣對嗎?答案是肯定的,手法和步法稱得上是乒乓球的兩大技術核心。但是真正讓兩大核心實現串聯的,是很多愛好者往往忽視的'腰部'。
如果你的正手穩(wěn)定性不夠、拉球力量會有分散、或者在練習或比賽中覺得動作流暢度不夠,那么你需要從腰部來找找問題了。②在連續(xù)進攻中,人體運行完全依靠步法,如果沒有足夠的蹬踏力量,步法移動的速度則不會快,而連續(xù)進攻會必然脫節(jié)失誤。一個比較簡單而實用的方法是,你在每擊一板球時,先小幅度的轉腰,然后在進行攻球或拉球動作,看看有沒有體會。只有會用腰,才可以感受球被腰包住,再甩出去的感覺!
3、不要過于糾結'收小臂'
小臂的作用不可忽視,但是也不宜過于放大,正確的拉球方式,可以以大臂帶動小臂,也可以用小臂來解放大臂,都是對的。重要的是整體的流暢和發(fā)力上的完整。開始的時候,把發(fā)球機的出球速度和頻率都調節(jié)慢一點,弧度稍調高一點。簡單說就是,怎么舒服怎么來,馬龍和張繼科的正手其實就有很大區(qū)別,你能說他們哪一個的正手有問題嗎?馬龍正手整體框架扎實!張繼科正手大臂小臂發(fā)力爆發(fā)非常強!
4、建立自己的節(jié)奏
很多球友在比賽中,總是會跟著別人的節(jié)奏走,對方慢,自己跟著就慢,對方快,自己明知道跟不上,還是盲目的加快。導致這種問題核心的因素是:心不定,尤其在對方球速快的時候,下意識的就發(fā)慌了。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你要明白,等球來到你這方的時候,它只屬于你一個人,你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處理,盲目跟著對方的節(jié)奏,是不恰當的一種方式。③跨步側身攻,當來球速度較慢,但離身體稍遠時,左腳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腳隨即跟上一小步,同時配合腰部右轉動作,完成側身移動。張怡寧節(jié)奏估計退役的時候沒人可以打破,無論你是爆,是快都會被大魔頭帶入她自己節(jié)奏,穩(wěn)穩(wěn)的調動你,防御你,無需著急!這正是誰先把對手帶入自己的節(jié)奏,就是勝利的保證!
5、如何把力量傳遞要手指
很多教科書上都明確指明,拉球的高境界是充分利用到手指的作用,即:手指是發(fā)力環(huán)節(jié)的終端!很多業(yè)余球友也都試圖通過不斷聯系,力爭到達這一點,但是效果并不明顯。(正手側身:在哪個位置正手攻球,拉球身體都是半側(左腳前,右腳后))2、不會用腰,不可能包住球很多球友在打球的過程中,非常重視手上功夫和腳上功夫,這樣對嗎。其實,很多人都過于注重理論分析了,利用到手指的關鍵在于手指,不妨試試在擊球前的瞬間用緊握一下球拍,相信你會有所體會!直拍在手指的發(fā)力更為體現!
6、改正引拍的錯誤
業(yè)余常常出現的引拍問題,無非:拉大手、拉拽、后扯嚴重等等。6、降低弧線弧線也是乒乓球的五大要素之一,弧線低能縮短球在空中飛行的距離,從而間接加快球的飛行速度。很多球友明白了引拍有誤的情況下,總會有意識的進行引拍上的調整,其實引拍關鍵的反而是'無意識',只要注意兩點:1、 2、放松,就可以了。業(yè)余的誤區(qū)是試圖控制身體,而正確合理的運動,是讓身體松緊得當。只要放低,擊球前放松,引拍自然也就合理了!說白了,自己打得舒服,發(fā)力自如即可,如果你緊,多標準也是錯的~
一個簡單的正手弧圈球的發(fā)力方法
一、頂膝:落在右腿上,膝蓋對準來球,向前向上發(fā)力。
二、頂髖:腰髖后轉,迅速向前向左發(fā)力。
三、頂肘:肘借髖力,瞬間將小臂上頂,小臂則借勢快速揮出。
頂膝頂髖實際上就是完成一個蹬轉的過程,可以避免拉球時用左腿發(fā)力,解決不對問題。頂肘是關鍵的,可以想象將肘部內收頂在腰部,再通過身體的力量將其彈出,這樣就能較好地克服用肩和大臂發(fā)力的錯誤動作。
通過練習和實踐,三頂法有效地提高了弧圈球技術的穩(wěn)定性,可以較好地將身體的力量傳遞到小臂上,也可以較好地避免動作錯誤對身體造成的損傷。
?練好反拉弧圈球
練好反拉弧圈球:反拉弧圈球是一種高技術,尤其是業(yè)余運動員掌握了這項技術就像如魚得水,你就掌握了比賽的主動權。因為一般的業(yè)余運動員在拉弧圈球時拉高吊弧圈球的時候多,你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技術,你就站在了比對方高一擋的層次上。反拉弧圈球的要領,首先要自己發(fā)力,盡量少借對方的旋轉,用自己拉球的力量去抵消對方來球的旋轉。其次是在反拉時摩擦球一定要薄,摩擦球的上部甚至頂部,既要借對方來球的旋轉的力,還要自己發(fā)力摩擦球。越是自己發(fā)力反拉,命中率越高。越是怕對方的旋轉去碰球,越是容易吃對方的旋轉。7、還原鍵:機頭還原到初始角度,橫擺編程取消,長按將球性恢復為出廠設置。訓練的方法,對方發(fā)下旋球到你的反手位,你搓球到對方側身位,對方拉高吊弧圈球到你反手位,你側身反拉,這樣反復練習,等基本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規(guī)律以后,再把反拉擴大到全臺和不定點反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