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原來,這個孩子只參加“語言(發(fā)音)”訓練,而忽視了認知、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孩子只有模仿的能力。實際上孩子的認知能力差,語訓老師教的口舌操老是學不會,給他講的發(fā)音要求也聽不懂,孩子根本沒有興趣學習,而即使孩子愿意學,也很難理解老師的意圖;孩子的人際關(guān)系及合作行為較差,造成孩子學習到的語言沒有機會運用,變成了只是應付老師家長的工具(鸚鵡學舌);而情感、感知覺方面的異常,漸漸使他失去了語言交流的動機;普通幼教和教師,處于對工作的責任感,通常是不會完全接納孤獨癥兒童。當孩子不知道要說什么時,為什么要說話時,他就只有靠模仿了,不能體會與人交流的樂趣,不知道用語言與人溝通,他就會失去學習語言的興趣。即使他學會了一些發(fā)音技巧,甚至有一天學會流利的說一些詞語句子,他的語言也是沒有價值的,反而會變成一種自言自語、喋喋不休的行為問題。
加強身體鍛煉
以下是幾個簡單易行,并非常有效的感統(tǒng)鍛煉方式,
1.手抱大型物擋住視線還能走至少3米遠
訓練目的:改善孩子的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
2.兩眼睜開或閉合,雙臂伸直(或交叉胸前)單腳站立5秒
訓練目的:身體的協(xié)調(diào)和平衡能力。
3.袋鼠跳
訓練目的:強化前庭刺激,控制過敏信息。
訓練要求:孩子站在袋中,雙手提起袋邊,雙腳同時向前跳。
4.走馬路沿或是平衡木
訓練目的:訓練平衡力
5.跳躍
訓練目的:促進兩側(cè)協(xié)調(diào)及前庭刺激
6.拍氣球
訓練目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動作的計劃能力
很多家長不敢把孤獨癥兒童送去幼兒園或者學校,大多是因為害怕寶寶吃虧卻不會說。那么我們可以提前使用“情景結(jié)果強化”的方法,鍛煉并鼓勵寶寶說出經(jīng)歷來。
(實例)事先與一個小朋友商量好,讓小朋友穿上有明顯特征的衣服(顏色單一且鮮艷,或衣服上有寶寶十分熟悉的圖案),在寶寶玩一個玩具并且非常開心的時候,讓小朋友“搶走”寶寶的玩具后迅速離開寶寶視野。
隨后,媽媽來到寶寶身邊,詢問相關(guān)問題,大致為“為什么哭?”“搶走了什么?”“誰搶走的?”“怎么搶走的?”、“為什么搶走?”等,寶寶回答應該符合實際情況,例如“玩具被搶走了”“狗狗”“哥哥,穿紅色衣服”“用手拿走了”“不知道”等。
當確認一切回答無誤后,媽媽可以領(lǐng)著小朋友來到寶寶面前,并且讓小朋友將玩具還給寶寶并道歉。這便是“情境結(jié)果強化”。如此一來,可以在孤獨癥兒童心里建立一種“受了委屈,能夠準確描述,就能有“好事情”發(fā)生”的認知,并在今后積極的與家長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