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催化燃燒系統(tǒng)裝置組成:
預熱裝置加熱后的熱氣可采用換熱器和床層內(nèi)布管的方式。預熱器的熱源可采用煙道氣或電加熱,目前采用電加熱較多。當催化反應開始后,可盡量以回收的反應熱來預熱廢氣。在反應熱較大的場合,還應設置廢熱回收裝置,以節(jié)約能源。預熱廢氣的熱源溫度一般都超過催化劑的活性溫度。為保護催化劑,加熱裝置應與催化燃燒裝置保持一定距離,這樣還能使廢氣溫度分布均勻。在有機物廢氣的催化燃燒中,所要處理的有機物廢氣在高溫下與空氣混合易引起,安全問題十分重要。因而,一方面必須控制有機物與空氣的混合比,使之在下限;另一方面,催化燃燒系統(tǒng)應設監(jiān)測報警裝置和有防爆措施。
催化燃燒環(huán)保裝置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吸附氣法、解析氣法和催化燃燒法。
解吸后的有機物被濃縮(濃度比原來高幾十倍),送入催化燃燒室進行催化燃燒。在250~300℃的催化劑上進行催化氧化,使其轉(zhuǎn)化為無害的CO2和H2O并排放。當有機廢氣濃度達到2000ppm以上時,有機廢氣可在催化床內(nèi)保持自燃,不需額外加熱,燃燒后的尾氣部分直接排入大氣,大部分的熱空氣被回收到吸附床上進行活性炭的解析和再生。再生后的活性炭可用于下一次吸附。該設備可在兩個氣路下連續(xù)工作。當工作量較大時,設置兩個吸附床交替使用。建立了催化燃燒室。首先,有機廢氣被其中一個活性炭吸附床吸附。當活性炭接近飽和時,吸附床兩端關閉的閥門同時關閉,即停止吸附工作,另一吸附床自動開啟,開始接管吸附工作。這樣,兩個吸附床的切換操作可以實現(xiàn)大工作量的連續(xù)工作。
影響RCO催化燃燒設備催化性能的因素有哪些呢?
不同進氣濃度對催化性能的影響以非總烴作為研究對象,其進氣濃度在150mg/L-300mg/L范圍內(nèi),設定進氣風量為2500m3/h、空速為10000h-1、催化溫度在250℃,用單因素試驗法,考察非總烴進氣濃度對催化性能的影響。
非總烴的去除率隨著催化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當催化溫度低于220℃時,非總烴去除率低于90%;當溫度上升到240℃-350℃之間,其催化性能達到較佳,非總烴去除率保持在98%左右;但350℃以后催化性能逐漸變?nèi)酢R虼耍诒驹O定的試驗條件下,較佳催化性能溫度參數(shù)為24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