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根據(jù)不同組合,瓦楞紙板可以分為下列五種類型:
1.由一層芯紙及牛皮咭組成的紙板稱為“露瓦楞的紙板”。露瓦楞的紙板,一般只用作墊層、間隔及包裹形狀不規(guī)則物體。
2.由一層芯紙及上下兩層牛皮咭組成的紙板稱為“單坑紙板”。
3.兩層芯紙分夾于三層牛皮咭內(nèi)的稱為“雙坑紙板”。雙坑紙板可由不同坑寬及紙質相異的坑紙組成,比如以“B”坑紙配“C”坑紙。
4.三層芯紙分夾于四層牛皮咭內(nèi)的叫做“三坑紙板”。
5.特強雙體紙板乃由單坑紙板發(fā)展而來,它中間的一層芯紙由兩塊厚芯紙相疊黏合而成。
瓦楞紙板的邊壓強度(N/m)
在瓦楞方向上,一定厚度(25mm)的瓦楞紙板,單位長度所能承受的垂直均勻增大的力即為瓦楞紙板的邊壓強度。
邊壓強度的試驗方法是從三個樣箱中的每個樣箱無機械壓痕印刷痕跡和損壞的部位各取三塊瓦楞方向為短邊(25x100)mm試驗樣塊共計9塊(這是強調一點,對邊壓強度的試驗樣塊,要嚴格采用標準取樣器來取樣,否則對測試結果影響極大),將試樣置于試驗儀下壓板正中間,使試樣的瓦楞方向垂直于兩壓板,用導塊支持試樣,使試樣的表面垂.直于壓板,開動試驗儀施加壓力。
保持瓦楞紙板的水分含量,是控制紙板爆線的蕞佳辦法。從瓦線出來的瓦楞紙板水分含量控制在12~18%之間比較合理,印刷時水分含量應保持在10~13%。因為受一些客觀條件約束,人們往往以為控制水分不太簡略。在此,給大家介紹幾個較為有用的辦法:
1.對瓦楞紙板加工工藝進行調整
對瓦楞紙板加工工藝進行調整的傳統(tǒng)辦法是有必定效果的。通常我們能夠采用如下辦法加以控制:
(1)制漿時適度調整漿糊的配方,增加漿糊中的水分含量。
(2)適量增加上糊量。有實踐證明恰當增加上糊量能夠有用進步紙板的水分含量,增加上糊量還可在必定程度上進步粘合效果。
(3)恰當削減原紙與預熱輪的接觸面積,避免水分在預熱缸上過多蒸騰。
2.紙板出產(chǎn)出來后應該堆積滿意的時間再上機印刷對紙板從瓦線出來到上機印刷這一段時間水分改動的規(guī)律缺乏知道是構成爆線的重要原因。
紙板從瓦線出來時,其整體水分含量盡管比較高,但其各層紙的水分含量則極不平衡。測試標明,氣候枯燥季節(jié),紙板剛從紙板線出產(chǎn)出來時面紙水分含量為8%左右,有的乃至低于6%,當紙板堆積4小時后,各層紙的水分趨于平衡,面紙水分增加到9%以上。因此,若紙板剛從瓦線出來時即上機印刷,因為此時面紙水分很低,簡略導致壓線位爆裂。
紙板的質量是由原紙的質量決定的,因此,要得到高質量的紙罐產(chǎn)品,必須要采用高質量的原紙,不能采用質量低下的原紙材料。生產(chǎn)環(huán)境。紙罐比較容易受潮,受潮后會影響到包裝的抗壓強度,要求控制好紙罐設計生產(chǎn)的環(huán)境溫度,溫度不要超過33℃,空氣的濕度不要超過45%,以保證生產(chǎn)環(huán)境的適度干燥。紙罐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了新興的包裝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