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吹脫法去除氨氮效果較好,操作簡便,易于控制。對于吹脫的氨氮可以用硫酸做吸收劑,生成的硫酸錢制成化肥使用。吹脫法是目前常用的物化脫氮技術。但吹脫法存在一些缺點,如吹脫塔內經常結垢,低溫時氨氮去除效率低,吹脫的氣體形成二次污染等。吹脫法一般與其它氨氮廢水處理方法聯(lián)合運用,用吹脫法對高濃度氨氮廢水預處理。當將通人廢水中達到某一點時,水中游離氯含量較低,而氨的濃度降為零;通人量超過該點時,水中游離氯的量就會增加,因此,稱該點為折點,該狀態(tài)下的氯化稱為折點氯化。
反硝化反應是在缺氧狀態(tài)下,反硝化菌將亞氮、氮還原成氣態(tài)氮(N2)的過程。反硝化菌為異養(yǎng)型微生物,多屬于兼性細菌,在缺氧狀態(tài)時,利用中的氧作為電子受體,以有機物(污水中的BOD成分)作為電子供體,提供能量并被氧化穩(wěn)定。全程硝化反硝化工程應用中主要有A/0、A~2/O,UCT,氧化溝以及SBR工藝等,是生物脫氮工業(yè)中應用較為成熟的方法。影響生物脫氮技術的因素主要有:
脫氨膜系統(tǒng)一般用于高氨氮廢水處理中,氨氮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NH4- OH-= NH3 H2O運行中,含氨氮廢水流動在膜組件的殼程,酸吸收液流動在膜組件的管程。廢水中PH提高或者溫度上升時,上述平衡將會向右移動,銨根離子NH4-變成游離的氣態(tài)NH3。這時氣態(tài)NH3可以透過中空纖維表面的微孔從殼程中的廢水相進入管程的酸吸收液相,被酸液吸收立刻又變成離子態(tài)的NH4-。保持廢水的PH在10以上,并且溫度在35℃以上(50 ℃ 以下),這樣廢水相中的NH4就會源源不斷地變成NH3向吸收液相遷移。從而廢水側的氨氮濃度不斷下降;而酸吸收液相由于只有酸和NH4-,所以形成的是非常純凈的銨鹽,并且在不斷地循環(huán)后達到一定的濃度,可以被回收利用。而該技術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大大的提升廢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廢水處理系統(tǒng)的運營總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