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使用注意事項:
1、選取接長桿,盡可能選取數量少的接長桿來組成所需的尺寸,以減少累積誤差。在連接接長桿時,應按尺寸大小排列,尺寸接長桿應與微分頭連接。如把尺寸小的接長桿排在組合體的中央時,則接長后千分尺的軸線,會因管頭端面平行度誤差的“積累”而增加彎曲,使測量誤差增大。
2、使用前,應用校對卡規(guī)對微分頭零位校對,
3、使用測量下限為75(或150)毫米的諾克內徑千分尺時,被測量面的曲率半徑不得小于25(或60)毫米,否則可能由內徑千分尺的測頭球面的邊緣來測量。
4、測量必須注意溫度影響,防止手的傳熱或其它熱源,特別是大尺寸內徑千分尺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顯著。測量前應嚴格等溫,還要盡量減少測量時間。
5、測量時,固定測頭與被測表面接觸,擺動活動測頭的同時,轉動微分筒,使活動測頭在正確的位置上與被測工件手感接觸,就可以從內徑千分尺上讀數。所謂正確位置是指:測量兩平行平面間距離,應測得值;測量內徑尺寸,軸向找值,徑向找值。離開工件讀數前,應用鎖緊裝置將測微螺桿鎖緊,再進行讀數。
6. 接桿原則: 的接長桿與微分頭鏈連接, 的與固定測頭連接,中間的接長桿按照尺寸長短順序排列。如果不按上述連接,
把諾克尺寸小的接長桿排在組合中央時候,則接長后的千分尺的軸線會因管頭的平行度誤差的積累而彎曲,是測量誤差增大。同時,不按照上述規(guī)定連接,則與檢定其仕值的狀態(tài)不一致,引起測量誤差
國家標準中將支承位置移到支承距離位置時的直線度變化值稱為
如不同截面形狀的內徑尺其長度 L 雖相同,當支承在L處時,都能使內徑尺的實測值誤差符合要求。但支承點稍有不同,其直線度變化值就較大。所以在國家標準中將支承位置移到支承距離位置時的直線度變化值稱為“自然撓度”。為保證剛性,在我國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了內徑尺的支承點要在(2/9)L 處和在離端面 200 mm 處,即測量時變化量。并將內徑尺每轉 90°檢測一次,其示值誤差均不應超過要求。
現將干分尺示值誤差超差時經常出現的三種基本情況分別進行確定研
現將干分尺示值誤差超差時經常出現的三種基本情況分別進行確定研磨量的分析:
(1)各點示值誤差為正值時,說明零位以外各點所對應的絲桿螺紋工作面的磨損程度比零位小,這種情況常見于測量下限等于或大于25mm 的干分尺,如果經常使用零位附近的部位,就會出現上種情況。修理方法應為:按照示值誤差的大小,示值誤差大的部位多研,小的則少研。為提高研磨效率,在研磨時把微分筒稍向后右用力。
(2)當示值誤差均勻為負值超差時,這種情況表現零位附近所對應的絲桿螺紋的工作面磨損程度比其它工作面小,此時應研磨零位附近的絲桿螺紋工作面。為方便研磨,可在確定絲桿的研磨部位后,把絲桿取出,再調頭旋入原尺架螺母中,也可以把絲桿旋入測量下限大于或等于25mm的干分尺尺架中,進行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