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爐墻砌體保證必要的強度和保溫能力,減少蓄熱和散熱損失,井式氣體滲碳爐爐墻一般采用標準磚砌成,爐墻尺寸應為標準尺寸(230乘113乘65mm)加磚縫厚度(2mm)的倍數;常見的中溫爐的爐墻由內向外各厚度是113mm輕質粘土磚和230mm的保溫磚。熱氣流首先是沿著對流筒和內筒之間的縫隙上升,然后再翻轉向下,進入物料垛。爐膛與工件的距離一般不少于其直徑或厚度,即工件與電熱元件距離在100mm到200mm之間;即料筐與電熱元件距離取150mm。
2、爐底設計,井式滲碳爐爐底要求能承載工件和爐罐的重量和保持爐內溫度,在爐體設計時,爐底與爐體材的料可以相同,一般常用井式爐可采用和爐墻連體砌成,其保溫層和耐火層的材料與爐體相同。
3、井式滲碳爐爐蓋設計要求與爐罐和爐膛的相互吻合結構,來保證井式氣體滲碳爐的密封性能,其保溫層和耐火層的成分與爐體相同,但爐蓋上有許多輔助設備,如電動機的風扇、通入氣體管、滴入滲劑等;爐蓋與爐體采用螺栓連接緊固,或采用砂封技術進行密封。
主要功能和特點:
一,外觀
1.1.材料:采用冷軋板經過數控等設備機床精密加工而成,外表面經過高溫處理,外觀美觀大方,顏色協調。
1.2..開門方式:上開門,適合用于多種實驗,比如煅燒等
1.3.結構:采用雙層爐殼結構,雙層爐殼之間裝有風機,可以快速升降溫,爐殼外表面低。
二,電器元件
2.1熱電偶:采用國標熱電偶絲作為原材料,測出溫度準確,不偏離,根據選擇電爐的溫度而匹配熱電偶,K分度(0-1200℃),S分度(0-1600℃),B分度(0-1820℃)
2.2溫控儀:采用臺灣品牌全智能16段或32段PID控制溫控儀,溫控儀是雙行LED顯示表盤,主要用于控溫,反應靈敏,可編程16或32段自動升溫,保溫,降溫溫度曲線,無人職守,PID控制,帶有偏差,超溫斷電報警等功能,使任何試驗或實驗的一致性和再現性成為可能。爐蓋上設有強力攪拌風機,各氣管道接口均采用快速轉換接頭連接使用方便快捷。具有自動恒溫及時間控制功能,并附設有二級超溫自動保護功能,控制可靠,使用安全
2.3電器:采用國標電器,移相觸發(fā),可控硅控制組裝成一套與電爐匹配的智能電器,具有使用壽命長,耐沖壓,安全,無噪音等,告別老式繼電器電路。
2.4變壓器:采用全隔離靜音銅線變壓器,噪音小。發(fā)熱量少,安全系數高,(硅鉬棒爐與鉬絲爐配有)。
三,爐膛
3.1內墻:采用高溫纖維板或高溫磚,多塊精心搭建而成,它具有耐高溫,耐酸堿,耐氧化等效果,不易裂,使用壽命長,導熱慢,節(jié)能 ,獨特的爐膛設計,經久耐用,不垮塌,(根據爐溫選擇不同信號的耐火內墻材料)
3.2中層保溫:選用普鋁、高鋁、高鋁含鋯等陶瓷纖維材料保溫,耐高溫,導熱小,無污染(根據不同溫度而選擇保溫材料)
3.3外層保溫:高溫氈或納米纖維板,(根據不同溫度而選擇保溫材料)
四,配件
4.1標配:說明書一份(含裝箱清單與電爐基本資料),合格證一份,保修卡一份,高溫手套一副,坩堝鉗一把。
?滲碳爐(也可作氣體氮化爐或碳氮共滲爐)
滲碳爐(也可作氣體氮化爐或碳氮共滲爐)結構主要由爐體、加熱元件和溫控系統(tǒng)組成,產品系周期作業(yè)式電爐,它與電爐控制柜配合使用可以自動控制及自動記錄電爐的溫度的一種設備。
爐體外殼由型鋼及鋼板焊接而成,內用超輕質高鋁泡沫磚砌筑成爐膛結構,加熱元件安放在擱絲磚上,并有電阻絲小鉤使其定位以提高爐體保溫性能。
在爐殼上裝有通風機可使被處理工件均勻的與滲碳氣體接觸,可用來強制氣流循環(huán),以使爐內溫度和氣體均勻。
爐膛內有一耐熱板焊接成爐罐及料筐,被處理工件安放在料筐內。在風機軸套上有一防止漏氣的密封裝置,并采用冷卻水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