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地基強夯灰土擠密樁成孔和孔內回填夯實應符合要求
1、成孔和孔內回填夯實的施工順序,當整片處理時,宜從里(或中間)向外間隔1~2孔進行,對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當局部處理時,宜從外向里間隔1~2孔進行。
2、向孔內填料前,孔底應夯實,并應抽樣檢查樁孔的直徑、深度和垂直度。
3、樁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5%。
4、樁孔中心點的偏差不宜超過樁距設計值的5%。
5、經檢驗合格后,應按設計要求,向孔內分層填入篩好的素土、灰土或其他填料,并應分層夯實至設計標高。
地基強夯的擠密樁法
擠密樁法與其它地基處理方法比較,有如下主要特征:
1) 灰土、素土等擠密樁法是橫向擠密,但可同樣達到所要求加密處理后的干密度的指標;
2)與土墊層相比,無需開挖回填,因而節(jié)約了開挖和回填土方的工作量。比換填法縮短工期約一半,
3)由于不受開挖和回填的限制,一般處理深度可達12~20m;
4)由于填入樁孔的材料均屬就地取材,因而比其它處理濕陷性黃土和人工填土的方法造價為低,取得很好的效益。
地基強夯需要注意的因素
地基強夯對回填土要求較高,要考慮回填土中是否含有膨脹物質。地基強夯施工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降低土體的壓縮度,避免后期出現不均勻沉降,如果回填土中含有膨脹體的話,地基的不穩(wěn)定性增加,對后期建筑物的基礎結構有著嚴重的影響。地基強夯施工時考慮震動,地基強夯施工會產生較大的震動,如地下水較淺,震動會以水為介質傳播。震動的衰減較小,會讓震動的破壞性增加。
考慮抗浮。地下水位較淺,在結構設計時需要考慮抗浮。在地基強夯處理地下水較淺的回填層時,需要考慮到降水地基強夯方案,將地下水位降低到地下2-5米,再開始地基強夯施工,會有較好的效果。對地基強夯效果的影響,特別是細顆粒土,含水較高飽和后,地基強夯效果會降低,無法大道設計的要求。如果形成淤泥會造成橡皮土。對地基強夯施工有非常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