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是素食主義者,也很難避免缺鎂的困擾。鎂是植物之血——葉綠素的主要礦物質(zhì),就好像人類血紅素中的鐵質(zhì)一樣,你以為多吃綠色蔬菜的飲食方式就能夠補足所需的鎂,其實不然。有的患者當中,不乏每天飲用超過2900毫升有機蔬菜汁的人,但他們?nèi)耘f罹患了鎂缺乏癥,出現(xiàn)心悸和腿部抽筋等癥狀。
如果你吃的蔬菜不是生長在礦物質(zhì)豐富的土壤中,那么蔬菜本身就會缺乏礦物質(zhì),從中補鎂的愿望就無法實現(xiàn)。
鎂可以維持身體對鈣吸收的平衡,當鈣鎂比例達到2:1時,鈣和鎂的吸收率高;鈣和鎂都是對于骨骼健康至關重要的礦物質(zhì),都可以促進骨形成和骨再生,兩者同補協(xié)同增效;鈣鎂同補還可以減少補鈣造成的肝、膽、以及軟組織鈣化。當鈣被吸收進入血液之后,鎂就像個搬運工,不斷地將鈣搬進骨骼中,直到骨骼不再缺鈣為止,如果血液中還有多余的鈣沒搬完,鎂又將它們“請”出體外,避免鈣沉積到其它地方,這在生物學上叫做拮抗作用。所以,如果在鎂缺乏的情況下過量補充鈣,就會導致鈣流失并沉積到細胞及軟組織中,比如臟、關節(jié),還有動脈壁……會導致的形成,還可能引起甚至。

根據(jù)中養(yǎng)學會的新推薦,普通成人每日應攝入
鎂330毫克,如果是孕婦則要增加到370毫克。那么什么食物中含鎂量較高呢? 深綠色葉類蔬菜含有較高的鎂,如菠菜,每100克含有80毫克的鎂,富含鎂的還有西藍花、芥藍等。堅果還有較多的鎂,可以用來補充人體所需的鎂元素,同時堅果還富含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是一款兼顧營養(yǎng)和美味的食物,但需注意同時控制全日油脂攝入量。 像糙米、紅米、黑米、燕麥等粗雜糧也含有較高的鎂,平時可以將粗糧和白米、白面混合烹調(diào)食用,補鎂的同時也有利于幫助血糖的穩(wěn)定。日常飲用水中也含有少量的鎂,但水中鎂的含量差異較大,一般硬水中含有較高的鎂鹽,軟水中含量相對較低。

七水硫酸鎂結晶提取方法三(硫酸法):在中和罐中先將菱苦土慢慢加入水和母液中,然后用硫酸中和,顏色由土色變?yōu)榧t色為止,控制pH=5,相對密度1.37~1.38(39~40°Bé)。
在80℃下過濾中和液,然后用硫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4,加入適量的晶種,并冷卻至30℃結晶。分離后在50~55℃下干燥得成品,母液返回中和罐。
也可用低濃度的硫酸與氧化鎂含量65%的苦土中和反應,經(jīng)過濾、沉淀、濃縮、結晶、離心分離、干燥,制得七水硫酸鎂。
七水硫酸鎂結晶的反應化學方程式:MgO H2SO4 6H2O→MgSO4·7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