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熒光增白劑的推薦使用比例是0.01%-0.05%,也就是1噸料添加100克-500克。熒光增白劑使用比例和效果是正弦波曲線,達到恰當的使用比例白度較好,比例過低或者過高都造成會白度不夠或者變暗泛黃。關于熒光增白劑的使用比例,經驗是很重要的,新料用量少,回料量可以酌情多點。不同的產品熒光增白劑使用比例會有不同,三而建議大家通過樣品實驗來確定,關鍵就是找到那個飽和點!
應用方法 將熒光增白劑PF以相當于塑料重量的0.03-0.1%,在所選用的增塑劑中混合均勻,然后繼續(xù)進行所用的塑料加工工藝即可。(練達化工溫馨提示:一定要混合均勻)
如果大家對于熒光增白劑使用比例不是很有把握,可以聯系三而的客服,將樣品寄到練達總部,三而會在3天之內,給出詳細的熒光增白劑使用比例和使用方法。
熒光增白劑的屬性
熒光是一種光致發(fā)光現象,許多能吸收光的物質并不一定能發(fā)出熒光;能發(fā)出熒光的化合物也不一定能作為熒光增白劑使用。一個化合物能成為熒光增白劑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化合物本身接近無色,通常略帶黃色。
(2)要求化合物發(fā)出的熒光具有-定 的強度,并且有一 定的熒光波長范圍(400~500nm的可見熒光)。
(3)具有普通染料的特性,即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或分散性,對被增白的基質具有足夠好的親和力或可染性,具有一定的耐洗、耐曬、耐熨燙等染色牢度。
(4)合成纖維和塑料用的熒光增白劑要有較好的耐溶劑性、熱化學和光化學穩(wěn)定性。
據三而化工的了解,目前使用的熒光增白劑幾乎都是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認知度較高的就是熒光增白劑ob與熒光增白劑ob-1。
熒光增白劑的分類
按化學結構可分為五類:
1、型,用于棉纖維及某些合成纖維、造紙、制皂等工業(yè),具有藍色熒光;
2、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結構,用于賽璐璐、等,具有較強的藍色熒光;
3、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綸等纖維,具有綠色熒色;
4、本并氧氮型,用于腈綸等纖維及聚氯乙希、聚乙希等塑料,具有紅色熒光;
5、笨二甲酰型,用于滌綸、腈綸、錦綸等纖維,具有藍色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