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自建房基礎不牢加固補強其實也有一些其它方法,例如有以下幾點:
(1)注漿加固法適用于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一般用于防滲堵漏、提高地基土的強度和變形模量以及控制地層沉降等。
(2)錨桿靜壓樁法錨桿靜壓樁法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
(3)灰土擠密樁法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
(4)深層攪拌法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粉土和含水量較高的粘性土等地基。
(5)硅化法可分為雙液硅化法和單液硅化法。
(6)堿液法適用于處理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基。
(7)高壓噴射注漿法適用于淤泥、粘性土、粉土、黃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等基礎。
(8)加大基礎底面積法對于經復核承載力相差不大的地基基礎,可采用增大基礎底面面積方法提高基礎與地基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少土體應力,達到加固基礎的目的。
地基加固
錨桿靜壓樁托換基礎設計
1、根據工程地質情況,在地面以下16~18m深處有一層承載力較高的混合土及強風化安山巖,這是良好的樁端持力層,對于侵入隧道凈空內的靜壓樁,在隧道開挖初支結束后再割除,使樁端與隧道初支及二襯砼結合在一起共同承擔上部荷載。
2、錨桿靜壓樁在壓樁施工中,可以較直觀地顯示單樁承載力,且是在房屋基礎內預埋反力錨桿及開壓樁孔,錨桿靜壓樁機具簡單、操作方便、施工迅速、無振動、無噪音等污染,便于信息化施工,當建筑物出現較大不均勻沉降時可隨時增加樁數。
3、根據樓房產生裂縫沉降的部位及地質條件,要對樓房西側9m長范圍的基礎進行托換處理,樁長16~18m,用146mm×5mm鋼管加工,單樁豎向承載力180kN,建筑物基礎共布置41根樁,單節(jié)樁長2.0m,接樁采用電焊焊接,焊接內插318L150導正鋼筋,焊接時,焊縫應飽滿、連續(xù),無虛焊現象,鋼管樁內壓漿處理,以提高樁身承載力,注漿材料為水泥漿,水灰比0.5,控制壓力為0.3~0.5MPa。鋼管樁施工結束后,在樁頂部澆筑250mm厚微膨脹C30鋼筋砼樁帽,以加強基礎與樁身的整體連結,樁頭交叉筋與螺桿及鋼管焊接。 次數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限制
?地基加固方法主要有哪些?
1.增大截面法
適用于埋深相對較淺的獨立基礎、條形基礎,對筏基、箱基、樁基適用性差。
2.增加埋深法
適用于緊鄰下臥層為良好持力土層的情況,同時持力層在地下水λ線以上。
3.改變基礎類型法
如由獨立基礎改為條基;由條基改為筏基、樁基;由磚條基改為混凝土條基等。
4.壓力注漿法
適用于處理承載力不均勻的地基土,漿液采用水泥漿或水泥-水玻璃混合液,但一般不能用于有濕陷性的土層。
5.靜壓樁法
適用性廣,將荷載向深層土體傳遞,但壓樁力應小于上部結構自重的80%。
6.樹根樁法
適用性廣,既加固了地基土,又將上部荷載向深層土體傳遞。但易塌孔的土層(如淤泥質土)慎用。
原構造基礎與路基早已相對性平穩(wěn)。路基承載力及形變測算時必須依據新老構造承受力特性、基礎方式、施工條件綜合性考慮到。常見的路基基礎加固方式有很多種多樣,如基礎加固灌漿加固法、增加基礎底面積法、加重基礎法、錨桿靜壓樁法、樹根樁法等。融合本工程項目具體情況,當新提升一部分載荷并不大時,盡可能運用原路基褥墊層做為加固基礎的褥墊層,根據擴大基底橫截面法,使加固后基礎底邊的均值工作壓力貼近原基礎基底工作壓力。明確基礎底邊形心的位置,盡量使其與柱發(fā)送給基礎的載荷的協力支持力相重疊,基底軸力呈分布均勻或梯狀遍布。這類加固方式工程施工簡易,對原構造危害小,路基形變可控性?;A受沖切承載力及受剪承載力檢算基礎受沖切承載力及受剪承載力與基礎橫截面高度呈線性相關,增加基礎高度能夠明顯擴大基礎受沖切承載力及受剪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