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安裝窗戶副框抹灰時質(zhì)量控制:
1)刮糙層不少于兩遍,每遍厚度應為7~8mm,但不應超過10mm,面層為7~10mm;每一遍抹灰前應檢查,符合要求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
2)抹灰層間隔時間不應少于2~7d,氣溫較高時,應有養(yǎng)護措施。
3)頂棚應采用免粉刷直接批膩子的做法(廚房、衛(wèi)生間等濕度較大的房間不宜采用),清除板底的鐵釘、鐵絲,并做好防銹處理。
4)頂棚批膩子前應先清理板底,并先批一至兩遍聚合物水泥膩子,再批聚合物白水泥膩子,每遍厚度不應大于0.5mm,總厚度不宜大于2mm。
5)裝飾施工前,應認真復核房間的軸線、標高、門窗洞口等幾何尺寸,并彈好尺寸標高控制線,發(fā)現(xiàn)超標時,應及時進行處理。
6)重點部位幾何尺寸的要求:陰陽角方正,(允許偏差±2㎜)(見圖9-2)。
門窗框周邊抹灰留置寬窄應一致(允許偏差±2mm)。
門窗副框的做法:砌體墻設(shè)企口時,洞口周邊現(xiàn)澆C20 細石混凝土過梁、下帶(窗臺板)、左右邊框,并做成內(nèi)高外低企口形狀;過梁斷面及配筋由設(shè)計確定,但梁高不得小于120mm,主筋不得少于4Φ12,箍筋為φ6@200;窗臺板亦應做成企口形狀,其斷面尺寸與配筋做法同上,厚度120mm 不包括企口;邊框?qū)捙c墻厚相同,厚度(不包括企口)不小于150mm;內(nèi)配2Φ10 豎向鋼筋及φ6@250 箍筋,邊框與墻之間必須設(shè)置雙肢φ8@500 連接鋼筋,連接鋼筋伸入墻內(nèi)長度不小于500mm 。
施工順序應為:先砌墻到窗臺板下部→澆筑下帶混凝土→砌墻至過梁下部→澆筑左右邊框和過梁混凝土;當墻體為混凝土墻時,企口必須與混凝土墻同時澆筑;根據(jù)企口的厚度和寬度應考慮在企口內(nèi)配置1 到2 根Φ8 通長鋼筋和分布筋;
6、窗框、鋼附框與墻體縫隙應形成彈性連接,也可用采用1.5mm厚鍍鋅連接片用釘?shù)扰c墻體間連接,縫隙也可用泡沫塑料或礦棉等軟質(zhì)材料塞縫。
7、窗框與墻面的連接點間距一般不大于為500mm,距離窗框的距離一般不大于為180mm。
8、玻璃固定如果玻璃壓條寬度不夠也可以采用側(cè)口塞泡沫棒等彈性材料后,打硅酮密封膠固定,打膠要壓扣條4~5mm,寬窄一致無接茬。
9、由于推拉窗扇與窗框不連接,因此對可拆卸的推拉扇,則應先安裝好玻璃后再安裝窗扇。
10、玻璃不得與玻璃槽直接接觸,安裝玻璃時應在玻璃四邊墊上相應厚度的墊塊。
11、安裝玻璃扣條時可先裝短向扣條,后裝長向扣條,玻璃扣條與玻璃夾角密封應嚴密。
12、塑鋼窗安裝窗鉸鏈時,固定鉸鏈的螺絲釘至少穿過塑料型材的兩層中空腔壁,或與鋼襯連接。
13、窗戶安裝完畢一般宜做淋水試驗檢查窗戶是否滲漏,但也可在大風大雨天氣后對窗戶滲漏情況進行逐樘檢查。
外窗四周滲漏
外窗四周滲漏存在問題:砼蜂窩、麻面、露筋、孔洞等造成地下室滲水。
原因分析:
1)配合比不準,塌落度過小,長距離運輸和自由入模高度過大,造成混凝土離析;
2)局部鋼筋密集或預留洞口的下部混凝土無法進入,振搗不實或漏振,跑模漏漿。
預控措施或方法:
1)對混凝土應嚴格計量,攪拌均勻,長距離運輸后要進行二次攪拌。
2)對于自由入模高度過高者,應使用串桶滑槽,澆筑應按施工方案分層進行,振搗密實。
3)對于鋼筋密集處,可調(diào)整石子級配,較大的預留洞下,應預留澆筑口。模板應支設(shè)牢固,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指派專人值班“看?!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