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類干燥器的主要特點是:①熱氣流和固體直接接觸,熱量以對流傳熱方式由熱氣流傳給濕固體,所產(chǎn)生的水汽由氣流帶走;②熱氣流溫度可提高到普通金屬材料所能耐受的溫度(約730℃),在高溫下輻射傳熱將成為主要的傳熱方式,并可達到很高的熱量利用率;③氣流的濕度對干燥速率和產(chǎn)品的終含水量有影響;④使用低溫氣流時,通常需對氣流先作減濕處理;⑤汽化單位質量水分的能耗較傳導式干燥器高,終產(chǎn)品含水量較低時尤甚;⑥需要大量熱氣流以保證水分汽化所需的熱量,如果被干燥物料的粒徑很小,則除塵裝置龐大而耗資較多;⑦宜在接近常壓條件下操作
在干燥過程中需要同時完成熱量和質量(濕分)的傳遞,保證物料表面濕分蒸汽分壓(濃度)高于外部空間中的濕分蒸汽分壓,保證熱源溫度高于物料溫度。熱量從高溫熱源以各種方式傳遞給濕物料,使物料表面濕分汽化并逸散到外部空間,從而在物料表面和內部出現(xiàn)濕含量的差別。內部濕分向表面擴散并汽化,使物料濕含量不斷降低,干燥劑逐步完成物料整體的干燥。物料的干燥速率取決于表面汽化速率和內部濕分的擴散速率。通常干燥前期的干燥速率受表面汽化速率控制
UV是紫外線的縮寫,。在化工高分子領域里,UV也被作為輻射固化的簡稱,UV,也就是UV紫外光固化,是利用UV紫外光的中、短波(300-800納米)在UV輻射下,液態(tài)UV材料中的光引發(fā)劑受刺激變?yōu)樽杂苫蜿栯x子,從而引發(fā)含活性官能團的高分子材料(樹脂)聚合成不溶不熔的固體涂膜的過程,是一種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環(huán)保的、低VOC排放的新技術,20世紀80年以后在我國得以迅速發(fā)展。

光生作用種方法是通過光激分子的裂解而產(chǎn)生一游離基對,這是一種分子內部的過程。樣品是Ciba Geigy的Irgacure 651,化學名稱是2,2--2苯乙酮。產(chǎn)生游離基的第二種方法是發(fā)生在激發(fā)的光敏劑和氫給予分子之間的奪氫反應。用于此法的典型體系是胺類和二苯甲酮的混合物,其中三乙胺、二苯甲酮是實用的一種。胺二苯甲酮系統(tǒng)是非常經(jīng)濟和的,其副作用如發(fā)黃不是問題。不足之處是該法所用的光引發(fā)劑是過量的,這是達到快速固化所需要的,在固化完成之后沒有反應的光引發(fā)劑就殘留在固化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