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模具的下模高盡量相差不大,我司機器人的高度活動范圍是300MM左右,主要是高度差會影響效率問題。
2、產品盡量少翻轉。因為沖壓機械手只能正面拿料與放料,所以每增加一個翻轉就需配套增加一個翻轉臺與一臺機器人。
3、考慮兼容性,多款產品的翻轉工序盡量設計在同一個工序。比如都設計在第三工序翻轉,僅供參考。
4、產品在模具中有內定位與外定位,且導向部份的范圍越大越好。
工業(yè)機器人的結構主要由拆垛機、清洗涂油機、對中上料機、上下料機械手臂(機器人)、穿梭(翻轉)傳送自動輸送機組成,可以實現(xiàn)從毛坯的上料到沖壓件下線全部自動完成。工業(yè)機器人的生產節(jié)拍為6~9次min。整條沖壓線長60~80m左右,約需6~7名操作工人。有些采用的是先進的高速緊湊型沖壓線,能快速提高沖壓機的生產效率。板料對中采用當今先進的光學攝像系統(tǒng)進行定位。拉伸壓力機選用數(shù)控液壓拉伸墊,先進的每個自動化單元配一個機械手臂,省去了穿梭傳送裝置,縮短輸送距離,減少壓力機的間距,生產節(jié)拍可達10件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