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虛擬演播室的跟蹤與定位
在虛擬演播室節(jié)目制作過程中,確定攝像機的狀態(tài)信息非常關鍵。虛擬演播室數字攝像機通常為二到三個,攝像機配有運動檢測和識別系統(tǒng),即攝像機跟蹤的機器。其跟蹤方式有光學識別系統(tǒng)和機械傳感式系統(tǒng)兩種。其原理是將檢測到的攝像機的推、拉、搖、移、聚焦、變焦乃至升降等傳感部位的運動數據,通過一個“傳感器”裝置傳輸到“校準器”,這樣,理想情況下,現場攝像機與虛擬演播室中“虛擬”的攝像機被相對地鎖定在一個位置上。當現場演播室攝像機運動時,虛擬攝像機受跟蹤的機器的控制可以實時地與現場攝像機保持同步。
虛擬演播室
虛擬演播室是由一套由計算機軟件,主機,圖形發(fā)生器,色鍵器以及視頻切換臺構成的節(jié)目制作系統(tǒng)。
它與實景演播室不同,是以計算機三維動畫“虛擬”出的場景取代道具實景,現場布景由藍箱取代,攝像機拍攝的畫面只是圖像的前景,背景則由相配的圖形工作站產生。
由于虛擬演播室工作站一般設置可鍵出藍色和綠色的色鍵,因此常見的有藍箱和綠箱,它們統(tǒng)一稱為藍箱。上圖是L型藍箱。校園以及小型電視臺、企事業(yè)單位,在功能區(qū)劃上往往把虛擬演播室和實景演播室合并在演播室內,利用某個墻角的兩個立面墻制作成藍箱,就叫L型藍箱。
虛擬演播室現在有那些局限性?
虛擬演播室整個發(fā)展的時間十分的短暫,1992年才真正走向實用,所以它在技術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據我現在的了解,一方面是摳圖問題,并不能做到純粹,因為光線,衣服或者軟件的問題,很多人像的邊緣并不能摳的很細。另一方面,如果人物運動幅度過大,在走動過程也會有一些陰影和光線的變化等等……所以現在的虛擬演播室還并沒有大幅度的應用。但是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無窮魅力(節(jié)省資源,可以創(chuàng)造出各種類型的演播室環(huán)境)虛擬演播室的發(fā)展前景還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