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菌 肥 要 出 大 事 了!
種植業(yè)管理司司長曾衍德講到,近些年來,東北黑土區(qū)高產作物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大豆、雜糧等肥田作物種植面積越來越少。
加之農家肥使用減少,化肥施用量增加。黑土地長期高強度、超負荷利用,在作物產量增加的同時,耕地地力和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開始貧瘠化?!?
黑土是世界公認的肥沃的土壤,東北黑土區(qū)耕地面積約4.8億畝,是全球三大黑土區(qū)之一。
有資料顯示,我國東北松遼流域,新中國成立初期,黑土層厚度平均為80-100厘米,現在大部分地區(qū)黑土層厚度已經減少到20-30厘米,并且仍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減少。
已發(fā)出警告,如果不加以保護,黑土繼續(xù)退化,東北“大糧倉”的基礎不牢,優(yōu)勢也會失去!
菌肥的施用及推廣中應注意事項
有效期及有效活菌數目前我國微生物肥料有效菌存活時間超過1年的不多,所以選購的菌肥要盡快使用,存放時間過長,其的休眠狀態(tài)可能被破壞。菌肥有效活菌數達不到標準的菌肥不能購買。國家規(guī)定微生物菌劑有效活菌數≥2億/克(顆粒1億/克),復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機肥有效活菌數≥2000萬/克。如果達不到這一標準,說明產品質量達不到要求。
溫濕度、土壤及施用時期施用菌肥的溫度是25℃~3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較差。對高溫、低溫、干旱條件下的農作物田塊不宜施用。固氮菌肥適濕度土壤的含水量是60%~70%。對含硫高的土壤和銹水田,不宜施用菌肥,因為硫能生物菌。對于翻漿的水田,一般不用撒施,用噴霧的方法效果會好些。生物菌肥不是肥,在作物的營養(yǎng)臨界期和營養(yǎng)大量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
菌肥使用效果不好,有哪些原因?
人為方面原因
觀念誤區(qū)
菌肥沒作用(使用后幾天看不到效果就認為無效)
可能原因:環(huán)境不合適、使用方法錯誤、慢、用量少都會導致看不到效果。
因為休眠的活菌萌發(fā)需要時間,生長需要時間。在土壤中增加數量,形成占優(yōu)勢的菌落也需要時間。
還有,有的菌是靠分泌的物質起作用的,或靠死后的殘體起作用,這都需要時間。
所以一般相對化肥來說,作為追肥要提前15-20天施入,才能看到效果。
再有就是用量少,看不到效果。
和其他肥料一起用,其他的肥料肥效太強,看不出看不出來是不是菌肥的效果。
菌肥不能和化肥、有機肥一起用。
是:可以一起用的。但不是混用,要在時間上合理搭配,前后分開用比較好。
只要不用高濃度的水溶性化肥拿來溶解菌肥就可以。可以分開施入,避免活菌遇到高濃度的化肥。
對于有機肥來說,菌肥能增加有機肥的效果,化肥施入土壤后,有些元素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定,在有效活菌的幫助下,可以再緩慢釋放出來的,而且也有助于改善長期施用化肥的土壤。
一般和有機肥一起用效果好,但不要和沒腐熟的農家肥一起用,因為農家肥在土壤里繼續(xù)腐熟,產生熱量會燒死有效菌。有機肥里的有機質更是可以作為一些有效活菌的“食物”,提供給活菌營養(yǎng)。
菌肥殺菌抗病,可以替代。
它能讓植物保持健康增強抗性,比如苗期的對一些土傳病害,提前用的話可能會不發(fā)病或發(fā)病輕。
但量有限。只能防病,效果有限。它的殺菌抗病效果主要是來自分泌的物質,效果很有限,當植物得病的時候還是要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