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隨著新能源汽車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和國家的推廣,未來是電動車的天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越來越高,人們對于充電樁的需求也是水漲船高。從2014年起,國家全1面開放純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大力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充電樁建設,一大波企業(yè)如雨后春筍般誕生。這其中有來自互聯(lián)網跨界;有電網公司和設備供應商;也有如生產、銷售、建設充電樁等企業(yè)的加入。
燃油車占用和“重數量、輕運營”拉低充電樁使用率,公共樁充電的電動汽車使用成本(含電費、服務費和停車費)超燃油車。充電樁運營扭虧為盈需要“提收入、降成本”。從成本端來看,充電樁制造屬于充分競爭行業(yè),上游制造商利潤率低,固定資產投資成本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小。從收入端來看,充電樁提高使用率和充電服務費是關鍵。
新能源汽車增長動力強勁,2018年下半年至今銷量逆1勢高增長。從保有量來看,全國新能源汽車從2015年末的42萬輛躍升至2018年末的261萬輛,年復合增長率82.7%。從銷量來看,2018年下半年至今全國汽車銷量持續(xù)負增長,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速仍穩(wěn)定在40%以上,2019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95.2%。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使用頻率的增加和使用范圍的延伸(如城際出行),未來充電需求將持續(xù)井噴,這勢必帶動包括私人樁和公共樁在內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交流樁:通過車載充電機為動力電池充電,功率小、充電慢、成本低,俗稱“慢充”。交流充電樁將充電插口接入車載充電機,從而對動力電池進行充電。交流充電樁輸入電壓為220V,充電功率一般為7kw,滿電狀態(tài)需要8-15小時,主要用于小區(qū)私人充電樁。交流充電樁制造安裝成本僅800-1200元/樁(不含線路改造、擴容),且結構簡單、體積小,可掛壁于墻面,便攜式可直接隨車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