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殺菌滅藻劑的投加量介紹
氧化性殺菌滅藻劑的投加
1、沖擊性投加10%的次氯鈉時,建議投加濃度為200mg/l,即每次投加量為2000Kg;
2、沖擊性投加二氯異青酸鈉時(理化指標如下),建議投加濃度為50mg/l,即每次投加量為500Kg;
視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菌藻滋生、粘泥附著等狀況,一般年投加氧化性殺菌滅藻在12次左右。
非氧化性殺菌滅藻劑的投加
沖擊性投加,建議投加濃度為25mg/l,即每次投加量為250Kg;
視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菌藻滋生、粘泥附著等狀況,一般年投加非氧化性殺菌滅藻在12次左右。
殺菌滅藻劑其殺菌機理主要有三種:
①阻礙菌體的呼吸作用。絕大多數微生物是靠呼吸作用進行新陳代謝,含有蛋白質硫醇的酶在呼吸作用中起關鍵作用。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可迅速進入微生物細胞,并與蛋白質硫醇發(fā)生作用從而破壞酶。由于酶被破壞,細胞的呼吸作用立即受到抑制,于是細胞的生長馬上停止。同時,異唑啉酮與蛋白質硫醇反應還可導致細胞內生成極具反應活性的游離基,這些游離基進一步破壞細胞,使其失去自身修復的功能,終導致微生物死掉。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可迅速進入微生物細胞,并與蛋白質硫醇發(fā)生作用從而破壞酶。
②破壞細胞壁。殺菌劑能融化細胞壁,破壞了內外環(huán)境的平衡,導致細菌死掉。
③殺菌劑的活性基團可以與核酸上的堿基反應,阻礙核酸的形成,破壞菌體的生長和繁殖。
滅藻劑在使用時要注意的問題
滅藻劑主要是對付藻類的,藍藻、褐藻、綠藻等,都可起到快速抑制的作用。在工業(yè)涼水塔、游泳池、工業(yè)儲水池等地,都可以用來進行殺菌滅藻。在使用的時候有一些要注意的問題。
滅藻劑為一般化學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使用時應該要配戴橡膠手套,以免沾到手上,有輕微反應。
當不小心與皮膚有直接接觸后,用清水大量沖洗即可。
滅藻劑為水溶性物質,可以直接添加循環(huán)流體,不會影響到機器的正常運轉。
要將滅藻劑放在室內陰涼通風干燥處,以免潮濕的環(huán)境引起變質,不要與其他化學品混放。
中迪水處理生產的滅藻劑,質量有保障,能有效的控制水中細菌和藻類的生長,并具有良好的粘泥剝離作用和一定的分散、滲透作用,在不同的PH值范圍內均有很好的殺菌滅藻作用。
在使用時,如遇到一些不明白的情況,具體可咨詢山東德藍專業(yè)人員,把客戶需求排在前列,是德藍生產滅藻劑的初衷。
利用滅藻劑除藻與其他滅藻方法對比
在江河湖海內常常出現(xiàn)藻類泛濫的現(xiàn)象,藻類的泛濫影響了美觀,而且會對水產養(yǎng)殖造成影響,因此選擇合適的除藻方法尤為重要。比較常見的是利用滅藻劑來除藻,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方法,到底哪種方案更加可行呢?
機械打撈,如果是一些小面積出現(xiàn)藻類,或者在景觀水等面積比較小的地方,機械打撈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是在湖海內,卻不太理想。因為能撈取出的藻量微乎其微,其打撈速度遠遠趕不上藻類生長速度。
滅藻劑快速滅藻,在藻類來勢兇猛的季節(jié),投加滅藻劑無疑是很有效的方法。因為滅藻劑具有抑制速度快的特點,并且也不會對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換水法,這個方法也只能適合小面積景觀水,在大面積的湖泊河道內,是不現(xiàn)實的。而且,把污水引走,這只是暫時緩解了水體的污染,也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