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捏肛法: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在鵝苗頸前分開,握住雛鵝;右手拇指與食指輕輕將泄殖腔兩側(cè)捏住,上下或前后稍一揉搓,感到有一個芝麻?;蛴筒俗哟笮〉男⊥黄穑梢曰瑒?,根部相對固定,即為公鵝的;如無則為母鵝。
關(guān)于怎么從鵝苗里分辨母鵝?從外形上有什么特性?等如何分辨鵝苗其公母的問題,其實單單從外形可能一般人無法辨別,所以必須反肛來分辨鵝苗公母,
飼養(yǎng)鵝苗的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們把鵝苗買回來之前,需要提前將鵝舍打掃干凈。不但要做好衛(wèi)生的清潔,而且也要做好消毒工作。很多養(yǎng)殖朋友們可能剛剛把鵝舍的墻壁粉刷好,或者是剛剛建好鵝舍,覺得沒有其他的家畜住過就不需要進行很嚴(yán)格的消毒。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剛剛裝修好的鵝舍也是需要進行多次消毒的。不然很容易會引發(fā)細菌的,尤其是鵝苗的身體是非常脆弱的。如果這一步工作沒有做好的話,很容易危及鵝苗的生命。
沙門氏菌較多。
遇到一批鵝苗有沙門氏菌,、糊肛的較多,養(yǎng)到三四天率怎么辦?
正常的思維一定是要用藥去。用了這個不行,再換那個,飲水給藥不行換打針。治來治去,該死的死了,好鵝也治壞了,搞的全群都不好養(yǎng)了。
我們不如換個思維,看看大群中有的鵝究竟占多少比例。把嚴(yán)重帶菌的鵝全部淘汰掉,大群鵝用正常的敏感度較高控制一下就行了。到了第七、八天,該死的就讓它全部死掉,死的干干凈凈,剩下的好鵝就好養(yǎng)了,再按照正常的手段去飼養(yǎng),就不會越弄越亂了。
畢竟:淘汰一個小鵝的成本要遠遠小于淘汰一個大鵝的成本,要是你拼命的拿藥去治,命是暫時保下來了,不死了,但是它始終是個帶菌的鵝,養(yǎng)到了一定天數(shù),它又要出問題,又要死,不但它自己想死,還要拉幾個墊背的(給好鵝),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