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活性炭用于垃圾滲濾液處理的狀況
活性炭用于垃圾滲濾液處理的狀況 利用吸附作用進行物質分離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沸石、粉煤灰及城市垃圾焚燒爐底渣等。在滲濾液處理中,吸附劑主要用于脫除水中難降解的有機物、金屬離子和色度等。用鋁土礦吸附滲濾液,有48.93%的有機物被去除。若用生物活性顆粒炭,即在活性炭上馴化培養(yǎng)生物膜降解滲濾液中有機物。實驗表明。用生物活性炭吸附處理滲濾液或者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具有很大的潛力。
混凝法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中的應用狀況
混凝法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中的應用狀況 用聚合氯化鋁和聚酰胺,復合混凝劑(90%PAC+10%PAM)及試劑A(一種殼聚糖)等 4 種混凝劑在不同的pH及不同的投加量的情況下,對垃圾滲濾液COD的去除效果進行了比較分析。垃圾滲濾液原液CODCr濃度為3927mg/L。實驗結果為,在pH值5.5至8時,復合混凝劑投加量為400mg/L時,對COD的去除率分別為 38.63%和 37.84%;試劑A在pH為8,投加量為 100mg/L時,對COD的去除率達到 39.85%。
厭氧 好氧法膜法厭氧處理法
厭氧+好氧法 膜法 厭氧處理法以厭氧反應器的應用為廣泛,目前實際用于生產的主要有普通厭氧反應器、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IC)、厭氧流化床反應器、厭氧固定床反應器(厭氧濾池AF)、厭氧旋轉接觸反應器以及上述反應器的組合型如厭氧復合反應器(UBF)等; 好氧處理法主要有A/O-TMBR生化反應池法、A/O法,TMBR法、生物膜法等,對于垃圾滲濾液處理,目前常用的好氧法主要為具有曝氣功能的A/O-TMBR生化反應池與TMBR法。
生活垃圾填埋場按照填埋氣組成等參數(shù)可以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生活垃圾填埋場按照填埋氣組成等參數(shù)可以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階段為好氧階段,導氣管中引出的氣體主要為空氣,此時產生的滲濾液COD濃度較高,氨氮濃度較低,可生化性較好; 第二階段為酸化階段,垃圾堆體中以酸化反應為主,填埋氣主要為氮氣、二氧化碳、氫氣,滲濾液水質與階段類似; 第三階段為不穩(wěn)定的產段,堆體中厭氧產菌開始逐漸成為優(yōu)勢,氣體的比重開始上升,滲濾液中的有機物開始下降,相反由厭氧分解蛋白質等含氮物質產生的銨鹽開始上升,滲濾液的可生化性下降; 第四階段為穩(wěn)定的產階段,填埋氣主要由二氧化碳和組成,滲濾液的可生化性已經比較差,易于生化的有機物急劇下降,以揮發(fā)性有機酸VFT(VFC)表示; 后一個階段即結束階段,垃圾中的有機物已經分解殆盡,此時的滲濾液已不具備可生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