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古建筑的細節(jié)之美,
在于飛檐、斗拱、藻井、
雕花、垂花與槅扇之美。
飛檐翹角的弧度,
斗栱的優(yōu)美壯觀,
藻井的博大崇高,
雕花的細致精美,
垂花的美輪美奐,
槅扇的空靈通透,
無一不吸引著后世的目光。
細細欣賞古建之美,
便會發(fā)覺每一處的細節(jié)都有其特殊的意義,
每一處的細節(jié)都與整體密不可分,
古建之美,
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
在故宮、頤和園這樣的古跡之中,很多人經(jīng)常會說:哎呀這些房子看著都一樣啊,看起來沒什么特別的地方啊!
沒什么特別的地方?不存在的!古建筑存在了幾千年,怎能沒有玄機?
中國古建筑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F(xiàn)存土塔集中于我國西北黃土資源豐富、降水量較少的地區(qū),主要形制為體形粗壯的覆缽式塔。此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梁、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中國古代木構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種不同的結構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稱為“抬梁式”。宮殿、壇廟、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這種結構方式。
廣勝寺飛虹塔,在山西洪洞縣,明嘉靖六年(1527)重建,八角十三級樓閣式,通高47米。明清兩代,制磚工業(yè)迅速發(fā)展,各類磚塔大量涌現(xiàn),以至于難以見到其他材料建造的高塔了。由下至上逐層收縮,形如錐體。塔身鑲黃、綠、藍三色琉璃燒制的屋宇、神龕、斗拱、蓮瓣、角柱、欄桿、花罩及盤龍、人物、鳥獸和各種花卉圖案,絢麗多姿,金碧輝煌。底層塔心室內(nèi)有華麗的琉璃藻井。
開封祐國寺塔,北宋皇祐元年(1049)建。因用似鐵色的褐色琉璃磚砌成,俗稱“鐵塔”。高56.88米,八面十三級,底層每面闊4.16米,向上逐層遞減。塔身遍砌花紋磚,上有飛天、麒麟、菩薩、樂伎、獅子等50余種圖案,造型優(yōu)美,神態(tài)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