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板式換熱器的結構原理可拆卸
板式換熱器的結構原理
可拆卸板式換熱器是由許多沖壓有波紋薄板按一定間隔,四周通過墊片密封,并用框架和壓緊螺旋重疊壓緊而成,板片和墊片的四個角孔形成了流體的分配管和匯集管,同時又合理地將冷熱流體分開,使其分別在每塊板片兩側的流道中流動,通過板片進行熱交換。
板式換熱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紋形狀的金屬片疊裝而成的一種新型換熱器。各種板片之間形成薄矩形通道,通過半片進行熱量交換。它與常規(guī)的管殼式換熱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動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況下,其傳熱系數要高出很多,在適用的范圍內有取代管殼式換熱器的趨勢。
列管式換熱器的結構比較簡單、緊湊、造價便宜
列管式換熱器與管殼式換熱器主要區(qū)別
1、結構上全一樣,只是使用方式不一樣。
2、列管式是料液走管程(就是管子里面),冷卻水走殼程(管子和殼之間),管殼式正好相反。
列管式換熱器的結構比較簡單、緊湊、造價便宜,但管外不能機械清洗。此種換熱器管束連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別焊在外殼兩端,并在其上連接有頂蓋,頂蓋和殼體裝有流體進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裝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擋板。同時管子和管板與外殼的連接都是剛性的,而管內管外是兩種不同溫度的流體。因此,當管壁與殼壁溫差較大時,由于兩者的熱膨脹不同,產生了很大的溫差應力,以至管子扭彎或使管子從管板上松脫,毀壞換熱器。
管殼式換熱器由殼體、傳熱管束、管板、折流板(擋板)和管箱等部件組成。殼體多為圓筒形,里面裝有管束,管束兩端固定在管板上。進行換熱的冷熱兩種流體,一種在管內流動,稱為管程流體;另一種在管外流動,稱為殼程流體。為增加管外流體的傳熱分系數,通常在殼內安裝若干擋板。擋板可增加殼程流體速度,迫使流體按規(guī)定路程多次橫向通過管束,增加流體湍流程度。換熱管在管板上可按等邊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邊三角形排列較緊湊,管外流體湍動程度高,傳熱分系數大;正方形排列則管外清洗方便,適用于易結垢的流體。
管殼式換熱器詳細分類和各自特點
管殼式換熱器按結構可分為固定管板式、浮頭式、U型管式、填料函式、滑動管板式、板式、薄管板式等。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管殼式換熱器詳細的分類和各自特點。
1.固定管板式換熱器:結構簡單,承壓高,管程易清潔,可能產生較大熱應力;適用殼側介質清潔;管、殼溫差不大或大但殼側壓力不高。
2.浮頭式管殼式換熱器:結構復雜,無熱應力、管間和管內清洗方便,密封要求高。適用殼側結垢及大溫差。
3.U形管式管殼式換熱器:結構比較簡單,內層管不能更換;適用管內清潔、高溫高壓。
4.填料函式管殼式換熱器:結構簡單,管間和管內清洗方便,填料處易泄漏;適用4MPa以下,溫度受限制
換熱器安裝技術要求有哪些
1、吊裝技術要求。吊裝部門應預備好全部機索具,并按平安規(guī)則仔細做好反省任務。對大型換熱機組,因直徑大、換熱管多,起吊質量很大,因而起吊捆綁 應選在殼體支座有增強墊板處,并在殼體兩側設木方用于維護殼體,以免殼體在起吊時被鋼絲繩壓癟發(fā)生塑性變形毀壞。
2、裝置尺寸偏向要求。應反省換熱機組各局部尺寸的偏向能否契合規(guī)范的要求。
3、支座裝置要求。根底上活動支座一側應預埋滑板,地腳螺栓兩側均有墊鐵。設備找平當前,斜墊鐵可以和換熱機組底座板焊牢,但不得與上面的平墊鐵或滑板焊死,且墊鐵必需潤滑、平整,以確保活動支座的自在伸縮。
4、螺栓的緊固。換熱機組螺栓的緊固至多應分三遍停止,每一遍帶動終點應互相錯開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