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改善電加熱反應釜內油冷卻雜質沉淀過程
電加熱反應釜是一種根據(jù)物料進行混配反應的容器,為改善傳統(tǒng)反應釜造成的損失,我們在加工工藝上進行了改善。 1、將油加熱從靜止狀態(tài)改為流動狀態(tài)。將油冷卻系統(tǒng)連接抽油泵進油口和釜底放油口,正好形成油的流動回路。以防止人員觸碰引起灼傷以及減少油加熱循環(huán)中能量的損耗。這種加工工藝的改進改善了油易碳化而變質以及導熱效率低的問題。 2、改善電加熱反應釜內油冷卻雜質沉淀過程。按舊工工要求,電加熱反應釜生產周期的間歇時間內儲存有導熱油,其中包含了冷卻雜質和沉淀雜質。當時間達到10h以上時會更嚴重,當下次再通電時,易在電熱管壁形成焦化物包裹層。對此我們采取了冷卻雜質不在反應釜內進行的方法,即每個生產周期結束后如果停產達10h以上,便將釜套內導熱油放凈。
如何選擇合適的填料密封
如何選擇合適的密封:在常溫常壓,物料沒有揮發(fā)性也非的使用條件下,要選擇填料密封;在壓力小于4公斤,物料的易揮發(fā)性和性一般的使用條件下,就要選擇單機封;在工作壓力超過4公斤(但要小于10公斤),物料的易揮發(fā)性和性很強的使用條件下,則必須選擇雙機封。各種密封的優(yōu)缺點:填料密封價格便宜,但只適合普通的使用條件和物料;單機封價格適中,可以在大多數(shù)使用條件下通用;雙機封價格貴,但在苛刻的工作條件下必須使用。
反應釜中加料的方法以及加料注意事項
反應釜中加料的方法以及加料注意事項 一、 物料加入到反應釜中的方法通常有4種: 1、一次性定量加料 2、連續(xù)控制流量加料 3、間歇加料,主要是考慮到某些反應進行的觸發(fā)點,一定的溫度或一定的濃度,且放熱量一般較大的情況。 4、真空抽料方式,根據(jù)物料特性、設備配置和布局、工藝要求不同,選擇不同的加料方式,應該比較容易確定。 二、為了能夠讓設備內部產生更好的反應效果,加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1、一定要避免金屬等硬物掉入容器,碰傷內表面; 2、加料時物料中嚴禁夾帶雜物,嚴禁大塊硬質物料直接加入反應釜中; 3、反應釜加料時減少物料與釜壁之間的溫差,避免冷釜加熱料或熱釜加冷料,以免因溫差大而產生內應力,影響設備使用壽命; 4、應盡量避免空罐加熱料或者熱罐加冷料,過大的溫差沖擊對于釜的性能有一定影響。 三、反應釜加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物料的干凈,及時清理掉雜質,并且要注意控制溫度。
反應釜加入導熱油五個注意點
導熱油反應釜加入導熱油五個注意點 導熱油反應釜在加熱時將反應釜內的加熱元件插入夾套導熱油中,利用導熱油為加熱時的介質,將熱能傳至反應釜內,使物料吸熱升溫,從而達到加熱的效果,然后進行反應操作。因此,導熱油在導熱油反應釜中起著重要作用,下面為大家介紹在導熱油反應釜中若是需要加入導熱油使用時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 一、減少雜質摻雜 在導熱油反應釜內部加入導熱油時,不能使得水、酸、堿等雜質摻雜進其中,影響導熱油的純度,影響加熱效果。 二、清理污垢 使用導熱油設備時,必須將因安裝而帶入的污垢、銹跡等清除掉,否則會影響導熱油的傳熱效率和使用壽命。 三、使用耐高溫墊片 在導熱油反應釜加熱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使用耐高溫的墊片,以防止加入的導熱油會泄漏。 四、溫度控制 導熱油反應釜加入導熱油后使用時應注意溫度控制,尤其是使用時,升溫速度不宜過快,每小時不要超過20℃,當溫度上升到105-120℃時,要停一段時間(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當溫度上升到180-200℃時,要多停一段時間,以去除少量輕組分。 五、導熱油變色 加入的導熱油在若是在長期存放中如果發(fā)生變色現(xiàn)象(變色,達不到原升溫標準),應立即停止加入,取樣加熱試驗,然后再決定是加油還是換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