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配電系統(tǒng)機柜如何應對電源密度的上升?
配電系統(tǒng) 機柜如何應對電源密度的上升?隨著機柜內IT高密度安裝趨勢的日益顯著,機柜能否發(fā)揮其應有效能,配電系統(tǒng)成為關鍵環(huán)節(jié)。合理的電源分配直接關系到整個IT系統(tǒng)的可用性,而且是整個系統(tǒng)能否發(fā)揮其應有效能的重要基礎環(huán)節(jié),而這也是過去被很多機房管理人員忽視的問題。由于IT設備日益小型化,機柜內設備安裝的密度不斷增加,以1臺7U的刀片式服務器為例,1臺大約需要3kVA的配電,而1臺42U高的機柜可能安裝多達8臺這樣的服務器,其配電總需求量將達到24kVA。這就對機柜內配電系統(tǒng)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 用戶在對機柜的選購時應該考慮的因素 1、可靠的質量保證 選擇一款適合的服務器機柜和布線機柜非常重要,稍有疏忽,則可能導致巨大的損失。不管是哪一個品牌的產品,質量都是用戶首先要考慮的環(huán)節(jié)。 2、承重保證 隨著機柜內所放置產品密度的加大,良好的承重能力,是對一款合格機柜產品的基本要求。不符合規(guī)格的機柜,可能因為機柜品質差劣,不能有效妥善保護機柜內的設備,結果可能會影響整個系統(tǒng)。
理線工藝機柜整理中重要的一環(huán)
理線工藝
機柜整理中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機柜理線,常見的理線工藝有三種:
瀑布造型
這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布線造型,有時還能看到其蹤影。它采用了"花果山水簾洞"的藝術形象,從配線架的模塊上直接將雙絞線垂蕩下來,分布整齊時有一種很漂亮的層次感(每層24-48根雙絞線)。
這種造型的優(yōu)點是節(jié)省理線人工,缺點則比較多,例如:安裝網絡設備時容易破壞造型,甚至出現不易將網絡設備安裝到位的現象;每根雙絞線的重量全部變成拉力,作用在模塊的后側。如果在端接點之前沒有對雙絞線進行綁扎,那么這一拉力有可能會在數月、數年后將模塊與雙絞線分離,引起斷線故障;萬一在該配線架中某一個模塊需要重新端接,那維護人員只能探入"水簾"內進行施工,有時會身披數十根雙絞線,而且因雙向沒有光源,造成端接時看不清。
左側機柜(A配線架)敷設雙絞線(右進上出)為例
在信息機房內,時常會出現兩個機柜之間敷設有一束雙絞線的要求,這時如果在兩個配線架上使用相同的配線架進線及出現規(guī)則,就可能會出現線束扭轉的現象。要解決這個問題,兩個機柜應分別選用不同的理線表。以下以左側機柜(A配線架)向右側機柜(B配線架)敷設雙絞線(右進上出)為例,分A、B、C、D四種情況進行分析(圖中使用藍、橙、綠、棕、灰五種顏色分別標明上層、次上層、中層、次下層和下層):
A. 右側機柜配線架與左側機柜配線架同方向,且均為右側進線(右進上出)
在A配線架上雙絞線的排列為1號線先出現,其他線按順序出線,排列整齊;在B配線架上仍然是1號線先出線,但因它排列在B配線架線束中4號線的位置,所以每層線在出線時會有交叉,由于五層線的交叉位置完全一致,所以在B配線架上不會影響美觀。
B. 右側機柜配線架與左側機柜配線架同方向,右側機柜為左側進線(左進上出)
在A配線架上雙絞線的排列為1號線先出現,其他線按順序出線,排列整齊;在B配線架上為24號線先出線,改為了下出線方式,由于上層的線全部覆蓋在所有的線上,保持了一層完全平整的斜線,所以在B配線架上依舊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