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硅膠O型圈的結構設計問題是產品的關鍵,產品的的如果產品的線徑與直徑不對稱或者剛剛好按照密封槽的位置進行設計的,那么產品后續(xù)估計就達不到完整的密封效果,所以在設計過程中,通常要達到液壓循環(huán)以及完全防止泄漏點,那就需要在設計過程中將密封圈的尺寸加大,在受力的情況下可以擠壓密封,因為硅膠屬于軟膠產品,在受力時會收縮,所以很多電子硅膠密封圈在設計時都會適當調整產品的尺寸。
O型密封圈是安裝在各種溝槽中使用的密封件,根據溝槽的形狀不同選用的O型圈形狀也不同。
O型密封圈是一種擠壓型密封,擠壓型密封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依靠密封件發(fā)生彈性變形,在密封接觸面上造成接觸壓力,接觸壓力大于被密封介質的內壓,則不發(fā)生泄漏,反之則發(fā)生泄漏。像這種借介質本身來改變O型圈接觸狀態(tài)使之實現密封的過程,稱為“自封作用”。
自密封作用:由于預密封作用,O型圈與被密封光滑面和溝槽底面緊密接觸。這樣當流體通過間隙進入溝槽時只能對O型圈的一側面起作用。當流體壓力較大時,把O型圈推向溝槽另一側面而擠壓成D形,并把壓力傳遞給接觸面。
O型圈的自封是有限的,當內壓過高時,會出現O型圈的“膠料擠出”現象。即密封部位因有間隙存在,受高壓作用的O型圈在間隙處會產生應力集中,當應力達到O型圈的料膠不能承受時,料膠就會被擠出來,此時雖然O形圈還能暫時維持密封,但實際已損壞。因此要嚴格選型。
O型密封圈是一種常見的密封件,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密封性能良好、安裝使用方便等特點,是一種具有很強適應性的密封件,其性能會直接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而密封圈的尺寸公差,特別是截面直徑公差對設備的密封性能影響巨大。
工業(yè)上對密封圈的尺寸檢測主要是人工檢測。是將其套在圓錐量規(guī)上,利用重力自然落下,確定其內徑,再利用游標卡尺來確定其他的相關尺寸。這種檢測方法容易受密封圈彈性形變的影響,誤差較大,并且勞動強度高,檢測人員長時間工作,眼睛比較疲勞,容易出錯。
目前,針對這種檢測弊端國內外都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如國外一些公司采用光學檢測系統(tǒng),檢測密封圈的大小與質量,能達到極高的檢測速度與檢測精度,但它主要應用于高質量要求的密封件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