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還有一種就是用小麥自制的粘膠,涂在掃帚條的尖上綁在竹竿上用來粘知了,這種幾率也能達到80%。粘膠的制作過程,選用飽滿的小麥用清水洗干凈,晾干后放在嘴里咀嚼,把皮吐出來,只保留里面的淀粉,代小麥皮圖干凈后用楊樹葉子包好剩下的淀粉夾在胳肘窩里,應(yīng)該在30分鐘左右吧,拿出來看看粘不粘,如果2個手指感覺粘力較大,那么就可以涂在掃帚尖上來粘知了了。白天用以上三種工具從早上9:00開始到下午4:00至少能到500左右的知了,我記得那時候我們都用編織袋裝的。夜間知了是時機,因為知了在夜間視力不行并且哪里有光就往哪里飛
1、樹上綁膠帶這個辦法是近些年才被大家所熟知的,以前沒人會用,在一人多高的地方,在樹上用膠帶纏繞幾圈,由于膠帶比較滑,知了猴就不能在繼續(xù)往上爬,只能在膠帶周圍打轉(zhuǎn),這樣的話,就很容易到(不過該辦法,有些朋友會不贊同,因為有種的意思,知了猴爬不到樹上,不能蛻皮為知了,就無法產(chǎn)卵,導(dǎo)致以后的數(shù)量會減少)。知了猴在鉆出地面之前,地面上會有小洞口出現(xiàn),在傍晚時候,可以拿著鏟子,去找洞口來挖,這時候知了猴還未鉆出來,準備要鉆出來,用鏟子很容易挖出,有些未拿鏟子的,拿一個樹枝伸進去,讓知了猴順著樹枝爬出來,也有用手摳的,相信這些辦法,很多朋友都做過。
如果再等一會,可以直接拿著手電照樹上,知了已經(jīng)爬了出來,直接抓住扔到口袋里,有的知了爬得快,那就用竹竿去桶了,放心,它不會有任何反抗的。如果晚上偷懶沒有出門,早上再去看時,樹上只剩下空空的殼,和樹上吱呀在叫的蟬鳴。
抓知了猴,在我們老家并沒有特殊用途,有人說殼可以做藥材,有人還拿它炸了做菜。不過,我沒見過當?shù)厝诉@么吃過,所以我們抓了也就扔到蚊帳里,看著它慢慢的爬上去,直到早上一睜眼的時候,一只晶瑩剔透的蟬出現(xiàn)了,很是神奇,但一直納悶為什么知了等我們睡著了才變身。
近幾年來,大家捉知了猴已經(jīng)變得很方便,為何?直接在樹上粘幾圈膠帶即可,大概離地1米多的位置,這樣的話,知了猴就爬不上去了,晚上吃過飯,直接去撿即可,這種辦法,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流行的,筆者個人觀點,不利于知了猴的繁殖和發(fā)展,這也是近些年來,感覺知了猴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在我們小時候,沒人會想到這種辦法,以前雖然知了猴被捉了不少,但還有很多爬到了樹上,脫殼后變成知了進行繁殖,所以數(shù)量沒有感覺到少,因此有人預(yù)測,估計過不了多少年,知了猴可能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