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按加固拱原理確認錨桿參數
二、按懸吊理論核算參數
三、錨桿的安置
1.巷頂錨桿安置:錨桿按梅花型排列;中心排錨桿安置在巷頂中心線上,兩頭錨桿距巷頂輪廓線200~300㎜,錨桿距離一般為0.5~1.2m;錨桿視點:中心排錨桿與水平面視點成90°夾角,兩頭錨桿與水平面成70°夾角。中心排錨桿距磧頭距不大于1.0m,兩頭錨桿距磧頭距不大于2.0m。
2.巷幫錨桿安置:錨桿按“丁”字型排列;錨桿距離一般不大于1.2m、
而普通砂漿錨桿必須先注入孔內砂漿再插入錨桿,錨桿與圍巖的粘結力不如中空注漿錨桿,漿液的選擇上也沒有中空注漿錨桿多樣,對圍巖的加固作用也差一些。而這只是理論上,在實際施工中,根據現場質量操控的狀況又有不同,由于大多數地道的施工基本是不注漿的(除了管棚,或是圍巖的確太差的地段,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地道設計和現場實際的脫節(jié)以及不合理的單價造成的偷工減料),所以在這種狀況下,如果不注漿的話,中空錨桿和砂漿錨桿一樣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可是中空錨桿是空心的,強度較普通砂漿錨桿還要弱一些。
錨桿支護由錨桿桿體、錨桿托板和螺母、錨固劑、鋼帶和金屬網的個構件組成,錨桿支護的作用是由這些構件共同完成的。因此,有必要對錨桿支護構件的作用分別進行分析。
關于錨桿桿體自身來說,由于桿體長度方向的尺寸遠大于其他兩個方向的尺寸,所以力學上屬于桿體。這種構件能夠提供兩方面的作用,先是抗拉,其次是抗剪作用。至于桿體的抗彎才能和抗壓才能是十分小的,能夠疏忽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