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二胡選擇檢驗琴筒共振焦點區(qū)域行話
二胡選擇
檢驗琴筒共振焦點區(qū)域
行話說得好,好琴聲音要“捆得住”,意思是二胡琴筒共振必須形成一個焦點,否則其音散而無神、空而不實,高音虛、低音薄。琴皮振動發(fā)音后,聲波沿琴筒口斜向喇叭口延長聚焦成棱錐狀波形區(qū)域,棱錐狀波形得長短根據(jù)喇叭口的斜度而變化,加上音槽的反射共鳴作用(橢圓琴沒音槽),成為調(diào)節(jié)二胡高、低音平衡的關鍵要素。高音區(qū)(即下把位)在共振焦點區(qū)前移時音量大,音質(zhì)實;在共振焦點區(qū)后移時音量小,音質(zhì)薄。低音區(qū)(即上把位)恰恰相反。為兼顧高低音平衡,共振焦點區(qū)域的位置必須合理。經(jīng)驗證明,共振焦點為琴桿中軸線偏后一點為好。簡單測定共振焦點區(qū)的方法是:試奏時左手感覺到琴桿、琴頭、琴托有貫通的振動感,這表明共振焦點正好在琴桿的中軸線上,另外我們也可憑經(jīng)驗聽出二胡的共振焦點區(qū)域。
二胡做工與音符飽滿度:好二胡
二胡選購:
二胡震動感:每把好琴從琴頭、琴桿、琴托到底,每拉動一下,都能感受到連帶的強烈震動,
不能做到這種震動的統(tǒng)一就達不到效果,二胡聲音也會不穩(wěn)定,音色的魅力也不能完全表現(xiàn)出來。
二胡握琴舒適度:好二胡上手就會很舒服,握在手上每次拉弓都很方便,拉多了漸漸愛不釋手。
二胡做工與音符飽滿度:好二胡在蒙皮時講究厚薄勻凈,琴筒內(nèi)壁光潔對稱,弧度圓滑連貫。
這樣的做工保證了每個音符厚實,準確。音色飽滿。
二胡演奏技術中換把問題
換把問題 在二胡演奏技術中,換把非常重要,是擴展二胡表現(xiàn)力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學習二胡的重要一課。剛開始學習換把,學生在心理上容易產(chǎn)生緊張狀態(tài),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放松不夠,虎口緊夾琴桿,造成換把時堵塞、不流暢,同時由于學生換把時不注意持琴角度。換把時,音不準或者動作又沉重又笨拙。教師要給學生多做換把,講清換把的要領和注意的問題,換把是從一個把位移到另一個把位的演奏動作。初學換把時,要嚴格遵守以手帶指的方法,也就是上行換把時,手腕要下去;下行換把時,手腕要先帶上來,這種手的動作,雖然在快速換把時不感明顯,但仍然存在,因為換把是由上臂、小臂、手及手指的聯(lián)合動作來完成的,學習換把時可采取分階段進行,在把位音階熟練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把位的練習,然后再繼續(xù)一、二、三把的換把練習,換把練習要特別注意音的準確和減少虎口對琴桿的磨擦力,這不但使上下?lián)Q把靈便,而且還可使琴身保持穩(wěn)定,同時在練習中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一步一步地深入,從慢練起,待熟練后再逐步加快。
科學訓練,提高技能訓練效率,教師應該做到
科學訓練,提高技能訓練效率,教師應該做到: 1.發(fā)現(xiàn)和解決阻礙學生提高訓練效率,存在問題的根源,以科學態(tài)度,科學訓練方法,加以分析,幫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學生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 2.要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音樂理想和對達到訓練目標的追求及克服困難的勇氣,這是提高訓練效率,達到訓練目標過程中的動力。 3.豐富自己的音樂知識和經(jīng)驗,善于借鑒和吸收姐妹樂器的演奏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論基礎和科研水平,在運用科學方法訓練、提高訓練效率方面,做到有的放矢,為學生快成才、成好才服務。 4.科學訓練,提高訓練效率要把握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