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食用菌的形態(tài)結構有哪幾個部分組成?
在生物學上,食用菌屬于真菌界、真菌門中的擔子菌亞門和子囊菌亞門,其中95%的食用菌屬于擔子菌亞門。雖然食用菌看起來形態(tài)各異,但基本結構大致相同。正常情況下,主要由菌絲體、子實體和孢子三個部分組成。
1.菌絲體
菌絲體是由大量菌絲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的,菌絲則是由孢子在適宜條件下萌發(fā),形成管狀細胞,集聚形成絲狀。我們可以從菌絲的分類、形態(tài)以及組織體三個方面來加以了解。
2.子實體
當菌絲體達到生理成熟的時候,便會發(fā)生扭結,形成子實體原基,進而形成子實體。實際上子實體是食用菌的繁殖,主要生長于基質表面,消費者通常所看到和購買的菇、蘑、耳就是子實體。一般情況下,子囊菌產生的果實叫做子囊果,擔子菌產生的果實叫做擔子果,通常人們食用的多為擔子果。
3.孢子
孢子是真菌繁殖的基本單位,可以分為有性孢子和無性孢子兩大類。食用菌的孢子主要食有性孢子,但是不同種類真菌其孢子大小、形狀、顏色及表面紋飾都有較大的差異。一般情況下有圓球形、卵圓形、橢圓形、長方橢圓形、麻點和多角形等20多個形態(tài)。孢子的顏色有白色、粉色、奶油色、青褐色和黑色等多種。其傳播方式也十分復雜,有的是靠彈射傳播,有的則靠風雨傳播,還有一些是靠動物來進行傳播。成熟的孢子可以直接萌發(fā)產生初生菌子
簡易出菇架在種植時食用菌會遇到不同的的病害,像軟腐?。壕褪羌Ч杰浉?,屬病害,是姬菇栽培中的主要病害。高溫是該病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該菌不菌絲體,只侵染子實體。當溫度偏高、濕度較大時,會發(fā)現有的姬菇菌蓋上出現米黃色水漬狀斑痕,并逐漸傳播到其它姬菇菌蓋上,水漬狀不斷擴大,并發(fā)出難聞的惡臭味,染病菇不久根部腐爛呈糊狀,很快便遍及整個菇棚簡易出菇架,整棚簡易出菇架內發(fā)出臭味,造成減產或絕產。這需要及時發(fā)現病菇,并進行清理,減少損失
簡易出菇架生產食用菌催蕾:當經過越夏失水較多,要進行浸水或輸水處理。催蕾應滿足以下條件。溫度10—20℃之間,溫差8—10℃;菌袋含水量在55%左右,達到原袋重;小環(huán)境空氣濕度85—90%。對簡易出菇架中出菇困難可振動,驚菌,促進出菇。食用菌的養(yǎng)殖過程中溫度的把控一定要調節(jié)好,避免因溫度過高或者過低出現食用菌壞死,影響食用菌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