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孩子們對英語的習得,只是方式變了
三四歲的小孩真的可以通過玩學東西,因為那是他們的思維還是空的,還沒有存滿各種常識。雖然年齡的增長,各種先入為主的常識讓語言的習得不再如此單純。成年后,習得新的語言并非不可能,只是方式變了。在孩子們自己沒有意識到自己是雙語人士的時候,他們就變成了雙語人士。孩子們對英語的習得, 家庭氛圍好于學校氛圍。學齡前學英語對孩子是有益的,學語言的敏感期在3-6歲。但是以后也不是不能學,只是難度稍微大一點。
兒童英語領域,實用能力的培養(yǎng)正獲得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同_教育頻
英語不是普通的學科,是一門生活中實用性較強的知識。而另一方面,這幾年來,兒童英語領域大量的外國原版教學體系的引進,以及外國教師的引入,使得西方教育體系和教學思想在兒童英語的教育培訓中占據(jù)更有影響力地位,而在西方教育體系中,則更強調(diào)素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不過,雖然在兒童英語領域,實用能力的培養(yǎng)正獲得越來越多的家長的認同,但仍有很多家長存在疑惑,雖然我們希望孩子學英語,的還是能練出流利的聽說能力,但是能不能還是考一個外語的級別證書,可能在孩子小升初的時候發(fā)揮作用呢?
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想法,同時也是并不矛盾的想法,因為提高英語能力和獲取考試級別,本來也不是矛盾的兩件事。
孩子學習和處理信息的方法是大相徑庭的
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孩子學習和處理信息的方法是大相徑庭的。對于2~3歲的幼兒來說,他們還正處于一個智慧的初級開發(fā)階段。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學習課程才需逐漸豐富和深化,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都是有差異的,所以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接受能力選擇時機學英語。很多孩子既學拼音又學英語,往往容易混淆,所以要等孩子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時再學。為了使英語學習事半功倍,家長應給孩子選擇分年齡階段學習英語,不要一味地追求大眾的方法。
寶寶單純聽音頻也能學習,但效果是媽媽講述的十分之一
研究表明,如果一個9個月大的嬰兒聽一盤錄音帶或者看一段視頻,里面是一種新語言,嬰兒就會得到充足的信息并學會分辨這種新語言中的語音(在某些情況下,嬰兒也能通過錄音帶或者視頻學習,但是這要比跟真人學習花費更多的時間)。
通俗來說,寶寶單純聽音頻也能學習,但效果是媽媽講述的十分之一。親子閱讀重在親子,以培養(yǎng)英語閱讀的愉悅感為目的,正音的任務可以交給共讀后的磨耳朵來完成,所以只要媽媽能開口,不妨做好閱讀前的準備工作,試著親自給孩子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