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何提高耐磨錘頭的實用性
一、選擇好的錘頭材質(zhì)。材質(zhì)是解決錘頭耐磨性,使用壽命的核心的因素。所以在選擇材質(zhì)時,要選擇質(zhì)量好耐磨性高以及柔韌度強的材質(zhì),這樣有助于提高錘頭的使用壽命。
二、固定好錘頭。在錘頭與物料沖擊過程中,如果錘頭固定不好,可能引起錘頭飛離轉子,造成錘頭損壞。所以在安裝的時候就要固定好錘頭,從而延長錘頭壽命。
三、定時清理破碎腔內(nèi)的積料。如果破碎腔內(nèi)的積料過多,會對錘頭造成嚴重的磨損,因此會降低錘頭使用壽命。
鑲鑄工藝鑄造雙金屬復合錘頭的結構與特點是鑲鑄復合法,是將一種材料(固相)和另一種材料(液相)在鑄模內(nèi)進行組合,利用金屬液的熱量,在鑄件凝固時使液相材料與基體結合在一起的工藝。鑲鑄工藝操作簡單,形狀簡單或復雜的耐磨鑄件都可以加工,生產(chǎn)成本低,鑄件綜合性能優(yōu)越。
常見的復合錘頭鑲鑄工藝可歸結為鑲塊、預置錘柄和預置錘端三種工藝。
耐磨錘頭出現(xiàn)錘片斷裂的原因
一是保溫時間長(氣體滲碳和共滲各為4h),帶來基體組織過熱傾向明顯,晶粒粗大;
二是共滲硼化物層 滲碳層較厚、心部強韌性較高的板條狀回火馬氏體層變薄,使耐磨錘頭的錘片整體強韌性不足。 分析斷口表明,在錘片橫截面上,耐磨錘頭有的硬化層所占面積甚至超過基體。
因此認為,對于較薄錘片不宜采用滲碳后再共滲工藝。至于在較厚錘片上的應用,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與直接共滲工藝相比,滲碳后再共滲的工藝成本較高,其差值是滲碳工藝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