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鴛鴦鍋始祖
火鍋的發(fā)展,如同餐飲一樣,是漸進式的發(fā)展。依據(jù)當(dāng)時的器皿、社會的需求與原材料的發(fā)現(xiàn),在三國時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比較健康),和現(xiàn)今的“鴛鴦鍋”,可說是異曲同工之妙。 到了南北朝,“銅鼎”成了尤為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現(xiàn)今的火鍋。演變至唐朝,火鍋又稱為“暖鍋”。 器皿演變 從元、明、清到現(xiàn)今,火鍋器皿上的變化并不大。新容器鍋采用耐高溫透明玻璃,煮的時候可見食物的翻騰,吃的時候不會有漏網(wǎng)之魚。銅鍋、鐵鍋、砂鍋等鍋具,在制作上亦更為精致?,F(xiàn)在尤為普遍的也尤為廣泛的鍋為“不銹鋼鍋”,也就是俗稱的“白鐵鍋”。
風(fēng)味三大塊的牛肉1公斤,五香,桂皮,紅塘,生抽,老抽,鹽,蒜粉,生姜,蔥,料酒,花椒,香葉。
做法:
1:把牛肉切大塊,洗干凈。
2:燒一鍋水,煮開后放入牛肉和一點料酒和蒜粉,煮5分鐘左右去雜物和臟水,撈出瀝水。
3:鍋洗干凈,放入牛肉,再分別放入生抽,老抽,糖,鹽,料酒,五香,桂皮,香葉,花椒,蒜粉,
拿一整塊生姜拍松放進去,再放蔥段,主要是料酒和生抽要多,鹽,糖少量。有條件的話可以放幾塊橙皮或者一瓣檸檬。
牛肉進補
手術(shù)前后的補養(yǎng)調(diào)理:或脾弱血虛面色無華,爪甲不榮,食欲不振。豆蔻鹵牛肉:黃l牛肉1000克,白豆蔻6克,草豆蔻6克,姜、花椒粉、山柰、茴香、甘l草、醬油、料酒、鹽各適量。將牛肉洗凈,切成約200克重的肉塊,放入盤內(nèi),將鹽和花椒粉均勻地抹在牛肉上腌漬5~8小時,腌漬過程中上下對翻2~3次,將豆蔻、姜片、山柰、茴香、甘l草等用紗布包成香料袋。鹵鍋中加清水,放入牛肉和香料袋,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再加醬油、料酒,改用文火煮至牛肉鹵熟爛,撇去浮油,速將牛肉撈起,晾干。橫著肉紋切成肉片,裝盤,淋上麻油,撒上花椒粉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