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水煎包:1、鮮牛脖頭肉加姜、大蔥、圓蔥剁成麥粒大??;豆皮筋用開水泡軟后,切成絲。肉餡加鹽、雞精、十三香、醬油、香油、辣子面、料酒雞蛋液,順一個方向打制成餡,后加入豆皮筋攪勻即可。
2、老酵面200克加入面粉1.5千克、溫水1千克和成酵面,在溫度為30的地方發(fā)酵一夜。發(fā)酵好的面粉加入堿水100克(堿為15克左右),揉勻餳10分鐘即可。3、每30克面坯揪為一劑,搟成直徑三寸半以上的圓片,餡料45-55克,抹入皮子中心,捏成提褶包子,每15-20個為一鍋。4、平底煎鍋中火燒熱,先淋入50克植物油,放入牛肉水煎包,坯間隔0.5-1厘米。將150克水和30克面粉、30克淀粉攪勻后倒入鍋中,上蓋3-5分鐘,火靠至水干,包子底部出現(xiàn)一層薄鍋巴時即改小火。用鏟刀鏟起,再火靠另一面約3-5分鐘即熟。
灌湯包的肉餡要剁碎1)將豬皮清洗干凈,分切成小片;用刀口將豬皮的正反兩面刮干凈; 2)湯鍋內(nèi)注入清水,煮沸后下入豬皮;氽至豬皮打卷時撈起濾干; 3)切成小??;重新注一鍋清水,煮沸后下入皮?。患尤肓暇坪望},攪拌均勻; 4)蓋上蓋,小火燜2個小時;(或者高壓鍋25分鐘)將煮好的肉皮湯,濾出皮??; 5)倒入帶蓋容器中,冷卻后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以上;將凍好的皮凍取出倒扣;切成碎末狀;
包包子首先準(zhǔn)備中筋面粉400克、母粉6克、鹽1/2小勺、冷水250克置于一個大盆中,中間打窩,加入酵母和清水,用筷子攪成絮狀。揉成光滑均勻的面團(tuán)。蓋上保鮮膜,置于溫暖濕潤處發(fā)酵至兩倍大。面團(tuán)取出重新揉圓,蓋上濕布,松馳20分鐘。搓成長條,分切出小劑子,滾圓按平搟成圓形面皮。包上肉餡,打褶,包成包子。將包好的包子底部刷上水,放于芝麻碗中,將底部沾滿芝麻
吃生煎應(yīng)該注意什么生煎包是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蘇及廣東的一種漢族傳統(tǒng)小吃,簡稱為生煎,由于上海人習(xí)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生煎包外皮底部煎得金黃色,上半部撒了一些芝麻、香蔥。聞起來香香的,咬一口滿嘴湯汁,頗受上海人喜愛。成品面白,軟而松,肉餡鮮嫩,中有鹵汁,咬嚼時有芝麻及蔥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對它的評價是:“皮薄不破又不焦,二分酵頭靠烘烤鮮餡湯汁滿口來,底厚焦枯是敗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