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生化處理階段:污泥處理系統(tǒng)將污泥進行處理
生化處理階段:在A/O生化池,通過微生物來消滅掉水中的磷和有機物等,進入二沉池,將底部的泥渣跟水分離開,進入鼓風機房達到處理污水的效果。然后通過水的排放系統(tǒng)將水排放到河道中,在由污泥處理系統(tǒng)將污泥進行處理。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使得社會中的污水排放量逐漸增加,不但破壞了社會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平衡,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所以要想提高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質(zhì)量,就需要加大對污水的處理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污水處理主要是通過對污水進行集中、過濾、消毒等一系列的程序進行,超后得到達標的處理水。由于在處理中會涉及到很多個環(huán)節(jié)和處理工藝,再加上條件的復雜性等,降低了污水處理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zhì)量。所以,針對目前污水處理的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污水處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然后有效的應對措施,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質(zhì)量。
脫氨膜系統(tǒng)一般用于高氨氮廢水處理中
脫氨膜系統(tǒng)一般用于高氨氮廢水處理中,氨氮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NH4- OH-= NH3 H2O運行中,含氨氮廢水流動在膜組件的殼程,酸吸收液流動在膜組件的管程。廢水中PH提高或者溫度上升時,上述平衡將會向右移動,銨根離子NH4-變成游離的氣態(tài)NH3。這時氣態(tài)NH3可以透過中空纖維表面的微孔從殼程中的廢水相進入管程的酸吸收液相,被酸液吸收立刻又變成離子態(tài)的NH4-。保持廢水的PH在10以上,并且溫度在35℃以上(50 ℃ 以下),這樣廢水相中的NH4就會源源不斷地變成NH3向吸收液相遷移。從而廢水側的氨氮濃度不斷下降;而酸吸收液相由于只有酸和NH4-,所以形成的是非常純凈的銨鹽,并且在不斷地循環(huán)后達到一定的濃度,可以被回收利用。而該技術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大大的提升廢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廢水處理系統(tǒng)的運營總成本。
影響斜發(fā)沸石處理效果的因素
膜分離法的優(yōu)點是氨氮回收率高,操作簡便,處理效果穩(wěn)定,無二次污染等。但在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時,除了脫氨膜外其他的的膜易結垢堵塞,再生、反洗頻繁,增加處理成本,故該法較適用于經(jīng)過預處理的或中低濃度的氨氮廢水。離子交換法離子交換法是通過對氨離子具有很強選擇吸附作用的材料去除廢水中氨氮的方法。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沸石、蒙脫石及交換樹脂等。沸石是一種三維空間結構的硅鋁酸鹽,有規(guī)則的孔道結構和空穴,其中斜發(fā)沸石對氨離子有強的選擇吸附能力,且價格低,因此工程上常用斜發(fā)沸石作為氨氮廢水的吸附材料。影響斜發(fā)沸石處理效果的因素有粒徑、進水氨氮濃度、接觸時間、pH值等。
氨氮廢水處理吹脫工藝特點
氨氮廢水處理吹脫工藝特點
吹脫工藝通常主要針對廢水中的氨氮濃度在2000mg/l以下:氨氮在水中以NH3和NH4 存在,它們之間存在如下平衡:NH3 H2O NH4 OH-平衡受PH影響,PH升高則水中的游離氨升高,平衡向右移動,游離氨的比例較大,當PH=7,氨氮大部分是以NH4 存在。當PH上升至11.5時,氨氮在廢水中98%是以游離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