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頭療是對頭部、肩頸部的經(jīng)絡(luò)穴位進行、刮痧、艾灸
解除秋乏,傳統(tǒng)上通過飲食、睡眠和運動進行調(diào)整,還不夠。必須要驅(qū)除人體的寒濕,使氣血運行順暢。而頭療對于解除秋乏,有獨特的效果。 頭療是對頭部、肩頸部的經(jīng)絡(luò)穴位進行、刮痧、艾灸,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功效。因為頭為諸陽之會,在秋季做頭療,不僅能去除寒濕,提神醒腦、升舉陽氣,還能緩解腦供血不足造成的脫發(fā)、頭暈、困倦等,對治秋乏,一舉多得。
艾灸此穴,除寒去濕的意義非常重大
艾灸 1、大椎穴:大椎是手足三條陽脈及督脈中的陽氣交會之處。。很多人的大椎穴周圍都是冰涼的,這是寒濕的表癥,尤其夏天從室外進入空調(diào)房里,人造冷風直擊后頸窩,大椎受寒,是多種頸椎疾病的根源。艾灸此穴,除寒去濕的意義非常重大。 2、百會穴:百會也是頭部陽氣會集的大穴,艾灸百會,可以脫發(fā)、白發(fā),在初秋,更是對治秋乏的好方法。
夏天吹風扇,吹空調(diào),風邪侵入的機率非常高,多此穴
1、太陽穴位于眉梢與眼外角連線中點,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手指合攏,指尖輕輕,局部微微感覺酸脹即可。 2、百會穴位于兩耳連線與頭頂正中線的交點,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于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 3、風池穴位于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耳垂齊平位置。頭后仰,拇指環(huán)形轉(zhuǎn)動穴位1分鐘,可感到此處有明顯的酸脹感,反復(fù)5次。風池顧名思義,是聚集風的地方,當頭部受了風邪,出現(xiàn),頭暈,發(fā)燒等癥狀時,此穴以緩解不適。夏天吹風扇,吹空調(diào),風邪侵入的機率非常高,多此穴。